古运河畔邵伯镇古街道中三绝对扬州江都邵
在历史文化名镇邵伯,紧傍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明清故道,宋代古堤,有一条素有“弯弯曲曲一条街,从南到北三里长”之称的明清古街。街道由条条石块铺就,石板下面即为中空的排水通道,真正做到了“雨天不积水,雨住地不湿”。街道两旁一式是青砖黛瓦白墙的古宅,而相距不远,又伸出与街道垂直的条条小巷,形如梳箆,构成独特的集镇框架。置身邵伯镇这条明清古街,你定会感受到这座历史文化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古街北首,千百年来邵伯湖水沿着街旁的运河故道向南流逝,不舍昼夜。此情此景,便孕育出一条上联:“邵伯北头流白水”。这一同音异字联中,“伯”,“北”,“白”三个读音相同的字,分别为地名,方位与色彩。下联也要如此一对应,实在是难住了古今不少文人雅士与过往客商。行至古街中段,清时建有一座水码头,如今也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点。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即由此登岸到邵伯古街观光,并为码头牌坊题书了“大马头”三个端庄的大字。于是,就又有了一副上联:“马大头,骑大头马,过大马头”。联中,用“大”,“马”,“头”三个字字序的不同排列方式,分别构成了人名,马名,地名,再加上“骑”与“过”两个动词,组成一副绕口令式的上联,令人拍案叫绝,却又让人无以应对。到了古街南端,晚清时在运河故道开辟了多条水运航线,而上河码头与下河码头仅一街之隔。每天,汽笛声声,此起彼伏,旅客上下,异常繁忙。对联“上河边,下河边,上下河边客上下”,就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古镇古街繁华景象。联中,仅用“上”,“下”,“河边”三个词,随意组合,成了一副上联,欲以同样手法与意境对出下联,还真不容易。如今,这些都己成为历史。但是,当人们行走在这大运河明清故道旁的明清古街,看着眼前古朴的街景,再思考,琢磨这亦庄亦谐,令人咀嚼的三副绝对,还真是叫人情趣陡增,回味无穷哩!(朱毓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15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都浦江路在建高架非也,是为减少道路开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