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诗词研究方面的贡献之一,是他提倡“境界说”,在诗词美学特别鉴赏方面别开了生面:“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人研究认为:“境可以说就是意境,界则是指一种精神上的高度。境界合起来,当是指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意境。”

“境界说”又被他运用到人生方面:“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所说茫然、求索和顿悟这三境界,用三位大家的词作名句来作比喻,显得新鲜别致。这种人生、学问的三境界,多年来一直被人们捧得很高。就一般读者而言,《人间词话》的其他条目读后往往淡忘,唯独难忘的,恐怕该是专讲三境界这条吧。

近年来国学热兴起,西方国家对东方古老哲学的兴趣渐增,促使人们阅读《论语》等典籍时,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所增强,眼光也就变得敏锐起来。有人曾撰文,强调在开篇《学而》里有石破天惊的发现,使王氏三境界说着实大为减色呢。

《学而》的原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学的知识时常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这里,孔子讲的正是为学、做人的三境界。第一个境界讲的是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所学知识要经常复习,避免遗忘,也可温故而知新,这不也很快乐吗?最终落到快乐的心境,比起王氏所说那种茫无所适的心境来,显然高出了一筹。第二个境界讲的是朋友间在学问方面的切磋,而不是一般的看望与接待的交往。个人的认真钻研、求索固然重要,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游学,相互切磋,共同长进,摆脱孤陋寡闻的局限,这在交通和信息都很不发达的古代尤其重要,当然意味着很快乐啦。这比起那种做学问的“斯人独憔悴”来,显然要高明得多。相互切磋在今天也显得先进,如思维科学中的“头脑风暴法”,不是源于不同意见相互碰撞而迸发火花的原理吗?第三个境界讲做学问应具备的心胸。如今在职场上推销自己成了时髦,从就业角度讲无可指责。若从学习角度讲呢,则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人前炫耀的资本,别人虽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怨恨,不也体现出心胸开阔、坦荡的君子风度吗?这是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讲该有的修养,比起王氏所说的第三境界还仅止于求知的顿悟来,更不知要广阔、超越得多少!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孔夫子开宗明义就讲三境界,亮明他学习与做人理论的那种开阔、深邃和大气来,不折服,能行吗?顺便饶舌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从阶段性上看倒没错,但绝对不能仅仅限于此,因为,它毕竟和孔子“快乐学习法”的根本理念背道而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