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冈古代城址北城墙东段有“北门”,这个城门到底“藏”在哪?记者昨从考古部门获悉,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经过近5个月的发掘,找到了蜀冈古城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遗址。考古专家初步推测,这处“北门”始建时间不晚于六朝时期,何时被毁还不明朗。

“北门”包砖墙及其南侧散水(南-北)

目前,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明年将继续发掘。考古人员介绍,下一步准备对南北两座城门以及之间的中轴线区域进行考古勘探,进一步探究隋江都宫城乃至整个蜀冈古城的全貌。

蜀冈古城遗址“北门”找到了

整个城门面貌有待明年发掘

扬州城遗址为目前国内沿革历史较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蜀冈之上这一片神秘的古遗址,保存得比较好,国内诸多考古专家对这一范围内的考古成果充满期待。根据史料记载结合此前的考古资料推测,楚广陵城、隋江都宫、唐子城、宋堡城……均在这一区域。

“扬州广陵城沿革较长,主要经历了战国楚广陵城、汉广陵城、六朝广陵城三个时期,以汉晋时期的广陵城最为著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队长、研究员汪勃认为,蜀冈古城城圈的始筑年代不尽相同,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探寻楚汉六朝广陵城、隋江都宫城和东城等城址沿革的切入点。

础石、“北门”(东-西)

为了解明蜀冈古城北城墙各段的始筑年代,考古人员在西段东部发掘出了战国楚至南宋晚期的城门遗址(本报前年已做相关报道),在中段西部揭露出了汉唐时期城墙与宋宝祐城北城墙的接合点,在东段西端外(西)侧发掘出了汉至南宋时期的城壕。另外,在宋宝祐城东门北侧城墙和北城墙东段的发掘中,找到了直接叠压在生土之上的汉代地层堆积。

年,南京博物院在北城墙东段西部开展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了夯土城墙及有“北门”“城门壁”“北门壁”文字的城墙内侧包砖墙。那么,文字砖中所指的“北门”到底在哪?今年七八月份,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原来探沟的基础上继续发掘,并解剖发掘至夯土城墙的底部,然后向四周扩方。

经过近5个月的发掘,找到了汉代至唐代的共5期夯土城墙、础石、有“北门”文字砖的城墙内(南)侧包砖墙、杨吴时期城墙外(北)侧包砖墙及其基槽等遗迹,明确了各期城墙的宽度及其叠压关系,并且找到与“北门”城砖同期的疑似城门燃烧后留下的木柱炭化痕迹,揭掉炭化痕迹后,考古人员发现了穿过东西向城墙的南北向道路南端。

根据《宋书·沈庆之传》中相关记载,汪勃认为,这次发掘的北城墙东段西部城门遗址,应该是这条文献中提及的广陵城的“北门”。

城门遗址及其周边发掘区(上北下南)

这座城门始建于何时,又有何时被毁而“藏”于地下?考古专家初步推测,这处“北门”始建时间不晚于六朝时期,何时被毁还不明朗。

由于“北门”城砖侧面、端面有“北门壁”文字而无绳纹,平面有“北门壁”的一面似乎无绳纹,

而文字为“城门壁”的另一平面上则遍饰网格状绳纹,绳纹网格较粗,汪勃认为,这一特点或许可作为区分东晋砖和汉砖的重要特征。汉砖绳纹较细,似乎成排分布,而南朝砖的绳纹较粗。东晋砖的绳纹,与南朝砖的绳纹似又有不同,南朝砖的绳纹似乎较细。东晋砖的规格与有的南宋砖近似,但二者在质地、色泽、外形、铭文等方面的区别是一目了然的。并且,隋唐时期的夯土墙体,在“北门”两侧残存,而在未见于其门道之上,这说明隋唐时期依然在使用该门道。

“隋江都宫城和东城、唐扬州子城遗址的中轴线问题,一直是解明隋唐扬州蜀冈古城址形制的关键环节。”汪勃表示,目前,“江都门”“北门”的名称及其位置的确定,使得了解隋唐扬州蜀冈古城中轴线的问题具备了基本条件。

通讯员杨考古记者陶敏文/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1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