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辅(-),字佑廷,江都邵伯人。其父张厚培,为诸生,早卒,张朝辅乃为遗腹所生。由于家庭贫困,常常是借书以读。但他聪慧异常,少长即劬于学,能文章,弱冠补诸生,于光绪二十八年()举于乡,三十年()成进士三甲二十名,以知县用。先后任安徽凤台、怀远知县。民国元年()召署阜宁知事,民国四年()调任浙江平阳知事。(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邵百镇风光张朝辅在凤台任知县期间,居官以清慎著称。“日坐堂,受理词讼,夜秉烛,治理官书,不假吏手”,深孚众望。宣统元年()夏,怀远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沿淝河一带田园庐舍多为洪水淹没。入秋后虽雨止水退,但灾民生活却无法自给,来年更是无望。张朝辅作为一县之长,却认为怀远北部灾情虽然较为严重,但对南部的影响却不是太大,便没有上报赈灾,致使“灾民于绝望之中,鸠形鹄面,嗷嗷待哺,惨不忍睹”。后来,还是地方士绅李皋飏出面四处奔走,这才报灾请赈。当年十一月首批赈灾款发到灾区,用于解决灾民断炊与缺衣之苦和部分灾民的耕牛与种子之困。次年春,又一批救灾粮款分发下来,避免了一场大难。(百家号:江都史话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凤台县风光宣统三年()秋,武昌事起,张朝辅回到家乡邵伯。江苏都督程德全器重他的才干,又调其任阜宁知事。阜宁地处滨海,民俗强悍,历来难以治理。张朝辅到任后,初用严,后用宽,宽严相济,恩威并重,虽只一年多时间,却使当地风气大变,舆论翕然。平阳县风光民国四年()冬张朝辅改调浙江,署理平阳知事。到平阳后,他接受在怀远的教训,告诫自己要时时以民生为重。根据平阳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他力邀清末实业家陈少文(-)任县创业所长与农商会长,举办蚕桑讲习班,并请来专家讲授栽桑养蚕知识。同时,又从湖州引进大量桑苗,散发给平阳北港一带农家栽种,使平阳原来叶薄质劣的土桑得以更新,一度成为温州蚕桑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丝织品在当时上海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嘉奖。所以,当张朝辅离任时,沿途焚香跪送者达数千人,至有泣下者。陈少文后来,张朝辅又调绍兴榷关。在榷关,他发现厘税弊甚深,便决心改革。但“书生持廉太过,思澄清之,而才不足以副”,由于方法不当,措施不到位,反而是“弊未除,而征不及”。这样一来,关税亏欠数千金,只得摒其所有,外加借贷,始足以偿。江苏都督怜其老贫,遂委其办理吴淞塘工,终因劳累过度,卒于工地。朱毓麒(海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1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