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东陵圣母是哪里人,东陵圣母祠又建于何处?近来在报刊,网络上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笔者也接到这类问题的咨询。为此,答客问如下:

二,东陵圣母祠究竟建于何处?

杜姜,乃东汉时东陵女子,故升天成仙后号曰:"东陵圣母",并在东陵建有祭祀她的“圣母祠”,称为“东陵圣母祠”。

清雷以鍼《仙女庙碑记》即载:“夫东陵,即今之宜陵,又曰东原,在汉景帝时则为东陵,向有东陵圣母祠,土人改为东岳庙。圣母以改其庙,屡降灾焚之。土人惧,复以其后殿题为东陵圣母祠,而后安”。

但是,当我们打开历代江都县志时,却发现了不同的说法:

康熙《江都县志》云:“东陵圣母庙,在蔡家庄。”

雍正《江都县志》云:“东陵圣母祠,城东蔡家庄,元大德五年重建庙。”

乾隆《江都县志》云:“东陵圣母庙,在县之宜陵镇,一名圣母祠。《寰宇记》云:在县南三十里。旧志云:在城东蔡家庄,元大德间重建。韩魏公守扬州,尝祷雨于祠。”

关于东陵圣母祠的地点,历代江都县志上有三说:一说在宜陵,一说在蔡家庄,一说在县南三十里。究竟孰是孰非呢?

县南三十里,因无确切地址,也无其他相关资料,无从考证。而宜陵说与蔡家庄说,其实都是曾经的客观存在。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于贞元九年()来东陵圣母祠拜谒时,写下流传千古的《圣母帖》:东陵圣母“……家本广陵,仙于东土,曰东陵焉。”注意:怀素在这里明确指出:东陵圣母“家本广陵”。由于“仙于东土,曰东陵焉”,其祠便在其“本土”家乡广陵之东的东陵。接着,怀素又写道:后“康帝以为中兴之瑞,诏于其所,置仙宫观,庆殊祥也”,因为东陵圣母升天化仙后,江淮一带“水旱扎瘥,无不祷请,神贶昭答,人用大康。奸盗之徒……罪必斯获,闾井之间,无隐匿焉“,晋康帝以为这是祥瑞中兴之兆,便设仙宫观,迁东陵圣母于其内。

那“仙宫观”又在何处呢?据日本和尚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仙宫观地处运盐河北岸,约在宜陵到扬州禅智寺的中点处。由此可知,仙宫观即在今仙女镇境内,抑或就是当时名为“蔡家庄”的地方。

这表明:东陵圣母祠东汉时(25-)初建于圣母的本土东陵,一,二百年后,才由晋康帝(-)置于仙宫观内。所以,东陵说与仙宫观(蔡家庄)说,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但是,《圣母帖》接着又写道:“自晋暨隋,年将三百”,但到隋时,由于炀帝“苛禁道侣”,圣母“运终多忌”,只得“东迁”至“芜翳荒郊”。由于“栋宇未复”,以至“耆艾衔悲”,发出“谁其兴之”的惋惜与哀叹!

然而,尽管遭此厄运,东陵圣母虽处“芜翳荒郊”之地,但百姓对圣母的信仰不变,圣母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不减,仍然是“奠祷云集”,故在后来的年代里,东陵圣母祠又得以复建,这才有了唐代怀素的拜谒与宋代韩琦的祈雨,到元代又重建。

故民国《江都县续志》载:“东陵圣母祠,太平寰宇记在江都县南三十里,万历江都县志云在城东蔡家庄,元大德五年重建,今在宜陵镇东岳庙西,宋韩琦有扬州祭圣母祠祈雨文,见府志。”

由此可见,东陵圣母祠的东陵(宜陵)说与蔡家庄说都是客观存在的。(朱毓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1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