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般好点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江都夏

作者:杨广(隋代)

梅黄雨细麦秋轻,

枫树萧萧江水平。

飞楼倚观轩若惊,

花簟罗帷当夏清。

菱潭落日双凫舫,

绿水红妆两摇漾。

还似浮桑碧海上,

谁肯空歌采莲唱。

这首诗描写了江都(今扬州)夏日的景色。梅子成熟,色泽金黄,细雨如丝,轻抚麦穗。江边的枫树在微风中发出萧萧之声,江面则波澜不惊,水平如镜。高耸的楼阁倚天而立,诗人站在楼上俯瞰江都,眼前的景色美得令人惊叹,楼阁内铺陈的花簟与罗帷带给人夏日的清凉与舒适。菱叶满潭,落日余晖洒在双凫舫上,形成美丽的光影。绿水与红妆相互映衬,随着江水波动,摇曳生姿,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眼前的景色好像那遥远的浮桑碧海之上,如此美好,谁又愿意空唱那采莲曲呢?

通过这首诗,人们仿佛来到了诗意的江南,感受到了夏日的宁静与美好,也体会到梅雨季节的朦胧与浪漫。

早已识梅雨

立夏过后,尤其是进入到小满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水逐渐增多,难见阳光,就连空气也湿漉漉的。此时,正是梅子成熟变黄的时节。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梅子黄、雨水多这一自然现象。后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记载:“五月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又有霖霪,号为梅雨,沾衣服,皆败黦。”所谓的落梅风,就是指梅子到了成熟的时节,风一吹就落到了地上。由此可见,汉代已有梅雨一说。南朝《梁元帝纂要》中说得更直白,也更清楚:“梅熟而雨曰梅雨。”这种雨是一种物候学意义上的雨。

描写梅雨的古诗词有不少,隋文帝杨广、薛道衡、李世民、杜甫、柳宗元等都曾将梅雨作为吟诵主题。本文之所以选择杨广的《江都夏》,是因为这首诗写的虽是扬州的梅雨,却也是典型的长江下游的梅雨情况。“梅黄雨细”四个字点出了梅雨的众多特征,即降雨出现在黄梅成熟的季节,它很“细”,以至四周景色在雨丝中如同仙境一般。

柳宗元笔下的梅雨同样很典型:“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晚春时节,黄梅成熟,梅雨季来了,天空中不仅雾气蒙蒙,而且乌云压顶,雨水绵绵不绝,持续的时间较长,让人感到十分压抑。

杜甫也写过一首《梅雨》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尽管在杜甫笔下,黄梅成熟时节的细雨和天空中的云雾弥漫,跟江南的梅雨景象相似,但杜甫所写的梅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梅雨,诗中提到的“南京”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江苏南京,而是指成都。彼时,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至蜀,并将成都定为南京。其实,成都是没有梅雨的。除了出现地点不对之外,杜甫这首诗中的梅雨出现的时间也不对,江南梅雨多出现在农历五月,而杜甫诗中的雨下在农历四月。

古代关于梅雨的同名诗词还有很多,陆游曾写过两首,范成大曾写过五首,可见,梅雨在我国古代早已被人们所认知,并且受到大家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sh/1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