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巷董族正月十四上高灯江都岁时风俗
大桥镇三义村董巷组有董、常、丁、孙、张等五姓家族,董姓家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每年正月十三过高灯节,常、丁、孙、张家族都与其它地方一样,唯有董姓家族是正月十四上高灯。很久以前,董姓家族居住在泰州里下河一处偏僻地带,年年闹水灾,粮食收成难以维持生活。水乡交通又很困难,董姓家族族长早就想动员家族搬迁,便与大家商量此事,族人都很支持。那年进入初春,趁水位低落,族长带着几个人来到大桥镇一带选择建房良基,看过几处地方,最后看中了现董巷组这块空地。当时董巷组南边离海仅二里左右路程,前面约一里多路的东边有个村落叫“姚沟”(现为三义村的姚沟组),西边有个村落叫“大东洋”(这个村名是因临海而起,现为马塘村四组)。在两个村落中间有一条数米宽的笔直的姚沟河,一直通到这块空地前(姚沟亦因此河沟而得名)。董家族长之所以看中这里,原来它是一块“船地”,姚沟河就像一条船上的桅杆。他们回去后让各家各户准备建房的钱,并绘好了一张坐北朝南的村落住房建筑图。村落两头向南弯曲,东边是船头,西边是船尾,中间有一空巷直对姚沟河,整体呈船体形。择吉日,他们请瓦木匠到此地开工建房。到了当年腊月中旬,村落已全部建成。族长想,春节将近,大家都忙着过年,如果现在就搬迁,族人们会不高兴,便选了个迁居良日——新年正月十三,搬到新村落,正好过高灯节,让大家热热闹闹欢庆一下。年过正月初十,族长张罗着各家各户备好木车和拉车的牛驴,收拾好全部家当。正月十三清晨六点钟,全族老老少少开始大搬迁,谁知由于路远、难走,直至当日深夜才赶到新村落。待全族人安顿妥当,已到了正月十四的凌晨,擦过了正月十三的“上高灯”。族长和全族人没办法,只好把“上灯”放在正月十四,而正月十八“落灯”同以往没变。如此一来,这里董姓家族高灯节的时间就比其它地方少了一天,此俗一直延袭至今。董姓家族搬到这里以后,以族姓和庄中间的空巷为记,取庄名为“董巷”。族人和姚沟、大东洋的人一样以捕鱼为生。岁月沧桑,庄前的海洋被冲击成平原,他们便又以耕种田地为生。后来,村中又搬来常、丁、孙、张四姓家族。如今,村落完全改变了面貌,成了一字形,船形村落也成为传说中的往事。(卞阿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i/15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宋年间江都县令的生祠碑罗君生祠记碑
- 下一篇文章: 大桥古镇,曾名白沙续一扬州江都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