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在邵伯绘《运河揽胜图》
清末扬州著名画家王素(1794—1877),字小梅,晚号逊之,甘泉(今扬州)人。幼师鲍芥田,又多临华岩,凡人物、花鸟、走兽、虫鱼,无不入妙。道光初年与魏小眠、王应祥并驾。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扬州,遂迁邵伯,又迁郭村,逾年返扬,卒年84岁。《清画家诗史》、《墨林今话续编》、《扬州画苑录》、《清朝书画家笔录》、《广印人传》均有载,为“扬州十小”首推代表人物。 王素是一位艺术人能全面、既有传统功力又能吸收外来经验的人物画家。传世作品很多,太平天国期间迁邵伯绘画《运河揽胜图》就是其中佳作之一,现藏扬州双博馆。 《甘棠小志》记载,运河形成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史称绍熙堰,里人俗称东堤,虽然筑堤,还是水灾不断。康熙十四年(1675年)黄淮决溢,淮南大水,邵伯镇运堤决口;康熙三十五年(1699年)秋,黄淮并涨,邵伯堤漫溢,田禾尽没;康熙三十八年(1696年)六月,大水。邵伯镇南更楼官堤决日冲决成塘(今南塘),人溺屋沉,南街被水冲塌,遂名“断头街”;康熙三十九年下埽堵塞。并开越河一道,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镇以铁牛,其地址后称铁牛湾;康熙五十三年、五十四年修建邵伯运堤东岸石工,自大码头至庙巷口长396丈;乾隆八年(1743年)开母家港以南越河,嘉庆十一年(1806年)拓浚;道光十二年(1832年)新挑普贤墩以西越河;光绪四年(1878年)大修运河东西堤,自江都六闸至宝应黄埔,长160余里。 300年前的300多米护堤工程,现存三段,大码头段保存无损。当年,邵伯运堤石工的加固,给水运交通带来的繁荣,在晚清扬州知名画家王素笔下展现了名镇风华。 王素所描绘的是邵伯市井百态。画面上,运河水面宽阔,停留着各种船舶,既有大型的商船,也有渔民打鱼的小舟。一座有着二十多个桥洞的桥粱横跨在运河上,船舶穿梭其中。在岸边则是一幅生动的市井图:码头上,工人们正在忙于搬运货物;官衙里,官吏们正在办公;街道上两边都是商店,有卖米的、卖酒的以及其它进行买卖的商贩,街道边还搭有古戏台,戏子们正浓墨重彩登台唱戏;街道中,还有抬轿的轿夫,一名女子正从轿子中探出头来…… 这幅《运河揽胜图》,真实地描绘出水乡古镇邵伯水道及街道的繁荣,堪称扬州版的“清明上河图”,为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提供了珍贵史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i/14.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都住宅区十大“姓”
- 下一篇文章: 鱼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