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老僧,一生孤守百年庵,田间陇亩度众生
他,一介16岁少年,一朝遁入百年孤庙,竟甘愿一生孤守。纵使战火遍及中华大地,却仍然定于其庵,以此度一方水土。 他,每日行坐住卧间,乡野田亩上,道尽真性。却也引得附近村民顶礼赞叹。 “这庵堂,是一处真正的净土。这禅僧,是一尊真正的佛。”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他却又如此度了这一方水土。 他即是高邮八桥镇中,千百年沧桑的古万寿庵里唯一的普通老僧,演晴禅师。接下来,让我们一道走入这宁静如惜的古朴老庙之中,去领悟这一介孤僧别样的殊胜风骨。 江北地区,一座小镇养育着一方百姓,历经千百年间,世世代代,生生不息。这座小镇宁静悠远,周围水道纵横,田垄遍布。小镇的一处角落,一座古朴庙宇立于其中,简单破旧的三间陋室,早已成了千百年间人们心中最神圣的殿堂。 一镇一庵,好似成了佛祖遗落世间的宁静净土。这一片净土,或许将在此永远沉寂,就如它的名字那样,万寿无疆。直至那一声迟来的钟声响起…… 年,一介少年谈和才,16岁之龄,一朝了却了万般红尘,即在这古万寿庵落发出家,取法号“演晴”。 谁也不知道,一介翩翩少年,本该历经凡尘俗事。却会选择来到这一处古朴寺庙出家为僧。 或许,这本是演晴法师上一世的因果佛缘,这一世必在此继续普度众生。 如此一来,也不知是这庙等了他千百年,还是他寻了这庙千百世。 随即,演晴法师日复一日,晨钟暮鼓,参禅打坐。每天按时的庙庵钟声鼓声,犹如天音一般回荡于这一方水土之上。也使得这一方百姓听着这庙堂佛音心生安宁。 “听这晨钟,我心宁静。” 演晴法师又常落足于水田菜地中。一挥一锄间,挥洒汗水,挥洒真性。这万寿庵的几亩水田菜地就这么成了他“出坡劳作,自给自足”的修行功课。 这即成了演晴法师了度自心的不二法门。 演晴又常助于附近百姓,无论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则不遗余力尽些佛事之宜,不收分文,只为给予百姓佛的护佑。 这即成了演晴法师度他心的弘法之道。 如此一来,清心寡欲,宁静小镇中的宁静修行即成了演晴法师日复一日之下的铮铮风骨。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宁静的日子,竟会在一朝之间化为了泡影。属于演晴的极致考验,悄然而至……他的成佛之途,示现眼前,引得芸芸百姓心生动容。 年后,全面抗战爆发,战火席卷中华大地。乱世之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小镇的宁静就此被彻底打破,净土一朝间化为了恐惧四起的炼狱。 在此境遇之下,居民纷纷选择逃离故土,寻求安全之所,以此躲避战火侵袭。 然而,一声声晨钟,却仍旧每日在小镇上空回荡。好似在送别每天选择逃难远方的人家。逃难的村民们,心中无不惊叹。 那小镇角落里的那位普通的年轻僧人竟选择了一条令人不敢置信的决定。 他选择留在万寿庵,继续着他的晨钟暮鼓,漫长修行。 演晴每日仍然严格戒律,每日按时打开庙门,点灯上香,参禅礼佛,诵读经书,不曾间断。 即使村民们走的所剩无几,即使庙中仅有他一人。 可那经文字字承载着演晴对乱世之下,芸芸苍生的悲心祈愿。 那每日按时的晨钟暮鼓,连绵不绝,不曾懈怠。 好似,无情的战火,恐惧的弥漫,早已被演晴置之度外,不曾发生过。 他只不过在这破庙之中,念着佛,祈着福,继续守护着他心中的净土。 这一守,竟是匆匆数十载。一介翩翩少年僧,在这老庙中,褪去了青涩,慢慢变得颇具威仪,渐渐成长成了一介真禅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演晴守住了乱世,护持了净土。然而,却仍旧逃不过佛法的劫难。文革爆发,再庄严安静的庙庵都成了火光下的余灰。 这座古庙躲开了战火,却逃不过造反派的那一把大火。 庙庵沦为了废墟,仅有的经文佛像,化为了灰烬。演晴被迫脱去了僧衣,下放到了生产队劳动赎过。 如此一来,佛法随着火光的熄灭好似彻底陨落,净土已故。 然而,所有人都不曾想到,这位禅僧,心中的那团明火,却仍旧在心中留存。 演晴受尽忍辱,口中始终句句经文。他们脱去了他的僧衣,却脱不去他作为僧人的信仰和尊严。 他知道,净土仍在,佛法不灭。如此境遇之下,许多僧人在乱世中回到了无明,而他却在无明中悟了道。 这一心中忍辱,竟又是匆匆数十载。 年,一介峥峥僧人成了老僧,54岁之龄的他终于又穿上了心念半生的僧衣,再次踏上了那片故土,古万寿庵。 早已成为废墟的庙堂夹在了两处居民房的中间。菜田没有了,水田也不复存在。这一番景像,好似那一记惊鸿。瞬间令演晴心生一念。 就如恍然之间的一朝顿悟。此刻,他知道,未来自己该怎么做了。 他决定重新修复历经千百年的古万寿庵。 随即一砖一瓦,与附近重新归来的善男信女们砌砖砌瓦,一点点恢复原有的佛光。 演晴就这么继续在此护守着一生的净土。令古庙重现人间。 以此继续按着过去一般,日日清苦修行,普度一方。直至年10月20日,演晴禅师安详圆寂。就这么走过了这匆匆的一生。 如今的万寿庵,早已不如千百年前的规模。有的皆是那一介老僧,承载一生的信仰。 一口铁铸大钟早已无法敲响,简单的佛像和供桌安然的定于庙堂之中。 简易的柴火灶诉说着最简单的生活。 门口一口大缸,听说是当年演晴为将来圆寂坐缸专门准备的。 这一切,令人心神一恍,让众生仿佛看到了当年一介年轻僧人在这小小庙堂之间穿梭,历经一生成老僧,诉说着属于他殊胜的佛法。 你看到了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i/15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运盐河古今谈之水文篇扬州江都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