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高一只上了一个月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前天小江爸爸托我买药,今天药到了,小江爸爸中午来店里拿。 我之前在《你家的青春期孩子还好吗?》一文中专门说起过小江这个事儿。 简单来说,就是小江从初二开始就讨厌写作业,尤其讨厌写班主任教的科目----科学作业。不写作业星期天下午就不好意思返校,不好意思返校又耽误了学习。 到了初三上半学期,班主任老师激将法失败,十一过后,小江直接就不去上学了,后来转学到一个乡下的中学,中考时保送到我们这里的优高了。一家人皆大欢喜,以为以后就没事了。 没想到上高一,暑假时军训都参加了,开学不去报到,过了十一才去上学。这个学期干脆就去了三天。 现在马上学考了,老师不让他参加了。一是人家学校还没有学考考不过的学生,二是他没去上学,学考考不过,对自己不利。 老师建议小江开学后要么上高二,自己努力点,要么上高一,让他爸补休学一年的手续。 无缘无故休学,可不是那么好办的。他爸的意思是9月份开学有书读就行。 别人在备战期末考、学考,小江又“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待着了。说“心安理得”确实是对小江的极大误解,其实在家里待着,是小江的自我统一性还没有完成,找不到价值感和意义感,需要暂时休整一下。 今天我和小江的见面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小江爸爸进门就说:“小江也跟着我一起来了,给他说是来你这儿,他不肯下车。”。 我一听很高兴,之前小江都在家待着谁都不理,惹毛了饭都不吃,今天竟然和爸爸一起出来了,这可是个好事儿! 我说:他在车上没下来?我一会儿去看看他去。 两年前,小江和爸爸妈妈闹得最激烈的那一次,三天没有吃饭,我下了班,买了小朋友喜欢的麦当劳套餐,带了一本《拿破仑传》,坐上城郊公交去家里看他。 小江家的房子在镇上是独栋的那种,独自一个人住在四楼。一楼二楼租出去了,三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四楼是小江和上大二的姐姐一人一个单间。 他爸爸让我自己上楼,到了小江房间门口,所幸的是房间门是开着的,我站在门口,给他打了个招呼,给他说:我是你某某同学的妈妈,顺道过来看一下你。 我聊了很多现在年轻人的痛苦和困惑,试图去同理他,聊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爸爸说:你买的麦当劳他夜里偷偷吃了。之后,我没有再去看过他,都是他爸爸有事儿实在没办法时给我打电话。 我一直在学习家庭教育,我的书让小江爸爸看,他看过一本《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后,就说自己没文化,学了也不会用,等等,拒绝再看这方面的书了。 两年下来,父母和小江的交流基本上都是问:你什么时候去上学?你明天要不要去上学?你不上学就去打工去,在家里待着算什么,诸如此类的。 小江逼急了,就给父母怼,怼一次又是个把星期不说话、好几天不吃饭。如此循环往复。 要是小江这几天高兴了,就能和父母做一些除了学习之外的简单沟通亲子,父母觉得孩子这几天高兴了,就想让他去上学。要是小江不高兴了,爸爸妈妈就会往后退一退。 亲子关系成了你弱我就强的博弈。 他爸爸不太愿意我去看小江。 我两年没见他了,两年都是他爸爸在电话里说他的情况,今天好容易跟着他爸一起来了,我说我去看看孩子,就看看他,也不会说其他的。 小江爸爸停车的地方,旁边有一组健身器材。小江就坐在器材上面低着头看手机。我朝他走过去,声音热情又响亮,喊着他的名字,说:我是***妈妈,你还认识我吧? 小江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站了起来,脸上浮现一抹略带尴尬的笑意,原来,他不是站起来给我说话,而是要走开,又没地方走,他就走到了路边。 他爸爸去开车,他就跟着他爸爸也向车走去。他们父子俩上了车,我本来想在路边等着,再给他们打个招呼,又觉得小江可能有些尴尬,我就走开,回店里去了。 下午小江爸爸打电话过来,说:路上,小江又不给我说话了。我说我看到孩子脸上尴尬的笑容了。他不去上学,知道是不被允许的,很自责很羞愧,别人对他的一点点关心,他也当成是对他的敌意和攻击。不要再逼他了。 有机会带他出去走走吧,即使是不上学,也让孩子开开心心的。 小江爸爸还是那一句:不理你呀,我没办法呀,带不出去呀!小江爸爸很执着,执着于自己的执念;孩子也执着,就看看我就是不上学会怎样! 一个固守成规的父亲,却希望孩子先改变,我不知道这个理儿要去哪儿讲去。孩子也在等待爸爸有一天全然接纳自己。 这对父子就这么僵着,时好时坏。三年了。 家有中学生的家长,你们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深挖事件背后的真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i/14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雍正王朝雍正升李卫为两江总督,这官位放到
- 下一篇文章: 邗东陶氏族谱扬州江都大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