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豪费密的江都情结
王家怀医术怎么样 https://m.39.net/pf/bdfyy/xwdt/ 一代文豪费密的江都情结 民国十四年江都白沙孙树馨序,清·费冕编撰《费燕峰先生年谱》,该谱自崇祯十一年谱主十四岁从云南还家目睹“祖屋毁于贼”叙起,下迄于密之卒。所记谱主授徒、朋友往来、诗文著述、家事以及明末农民起义之事。 费密(—),字此度,号燕峰,清四川新繁(今四川新都)人。后以战乱移家陕西、江苏等地。费密出身书香世家,祖父尝为县学训导或县令。六岁从师穷理,深得先辈赞赏。明末张献忠乱蜀,费氏庐尽成灰烬,密遂北行陕西沔县定居。年复携家赴江苏扬州,与海内名流钱谦益、屈大均、万斯同、朱彝尊、孔尚任等人交游,年又徒步数千里访学河南卫辉、苏门山之孙奇逢,得其真传。次年又到浙江,与思想家吕留良切磋学问。 年卒,葬江都之野田村。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于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皆有造诣。著有《中传正纪》《弘道书》《荒书》《文集》《诗钞》《外集》等四十余种、二百九十八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费氏遗书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俱收其《弘道书》三卷、《荒书》一卷、《燕峰诗钞》一卷。论者谓蜀中自杨升庵之后,唯密精于学术,富于著述,论说精到,影响深远。 顺治十年(),费密29岁,5月,第一次到扬州,住伯外父杨鸣九家中。 顺治十五年(),费密34岁,第二次到扬州,住伯外父杨鸣九家中。 顺治十六年(),费密35岁,6月坐海船到扬州,辗转于江都乔墅、樊汊、宜陵。 顺治十七年(),费密36岁,4月,奉父母之命,回到扬州,读苏韩文,读杜诗。临钟元常帖,书法得晋人风。 顺治十八年(),费密37岁,住扬州钞关外三贤庵,注毛诗。由于费密乡情愈浓,乡思愈烈。他写下了一首《西望》诗,诗曰:“寒食天涯外,无樽到垄头。落花蝴蝶梦,芳草杜鹃愁。孤石余千古,清江护一邱。灯前横涕泗,何日拜松楸。”诗中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幻想自己也能栩栩然梦回故乡;以古蜀帝杜宇之魂化为归去杜鹃的故事,诉说自己对家乡和祖先的思念,希望能有一天回乡拜祭祖先坟茔。 康熙元年(),费密38岁,7月奉父母命回扬州,读经读史记,批四书大全。 康熙三年(),费密40岁,写下了《四十感怀》诗:“旧里归难得,无田旷百灵,不将心逐物,亦觉事劳形。空谷幽兰绿,关河芳草青,苦吟成底事,四十始传经”。 康熙六年(),费密43岁,2月,塘头于颖士,讳大仪,来访,3月还扬州,定宗谱,作宗祠论。 康熙七年(),费密44岁,7月,塘头于及五,讳王巨,遣人来迎。为于及五、于峻生、于君启作草书。 康熙九年(),费密46岁,7月还扬州,戈庄被水淹,全家搬到伯外父杨鸣九家中。8月于颖士生子,为其题戒子书。 康熙十三年(),费密50岁,4月下旬,全家搬到江都东野田村,于颖士家楼中。是时,滇中变乱,震惊江左,扬州人迁徙他乡。于颖士与费密至交,有宅在野田村,邀请费密前去居住。从此,费密一直居住在野田村,虽然经常外出,但都回到野田村,没有再迁徙过。周围的学者都前来请教先生,称先生为燕峰夫子。 康熙十九年(),费密56岁,6月,至大桥,会汤彭年进士。 康熙二十年(),费密57岁,9月,《送杨东子北上王阮亭陈其年汪蛟门舟次书》。10月,于颖士寄诗:“昨岁咋分手,今秋尚离群,梦回燕市月,人隔海天云。去日囊无物,归装箧有文,何时来把读,淳饮醉斜曛”。 康熙二十一年(),费密58岁,3月,塘头于东冈派人来请,于是到他家中。6月。于颖士去世,到他家吊唁哭之。 康熙二十三年(),费密60岁,6月还野田,跋方正学文集,跋顾佩坚寻亲录。9月至塘头,住于拓溪书屋。 康熙二十四年(),费密61岁,正月,塘头于拓溪派人来请,到他家中。 康熙二十五年(),费密62岁,正月,与张纲庵毛子长论文。4月,《送汪太史出使》诗:“赐衣捧诏出龙楼,使者乘风万里舟,陆贾本能持汉节,扶余原属外诸侯。珊瑚不老波光射,玳瑁群来海雾收,译字金函献天子,却将佳句和清流”。 康熙四十年(),费密66岁,9月初七,费密去世。与妻子杨氏合葬于野田庄西费经虞墓西。 年,江都区投资多万元,对位于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野田村费密故居进行修复,故居占地面积.12平方米,建筑面积.25平方米。座北朝南,原为前后三进,现存第一进及第二进。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16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午间看点江苏省电视台播出扬州市江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