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近日,江苏省林业局下文同意扬州市邗江区建设扬州北湖省级湿地公园,该园正式成为扬州第8个省级湿地公园。据悉,作为邗江未来三五年打造的“五园一城”新平台的一员,此次获批,也标志着北湖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迈出了坚实一步!      规划建设的北湖省级湿地公园位于扬州北郊,地处邗江区公道镇、杨寿镇和方巷镇三镇交界处,北依公道河,东临扬菱线,东侧、东南侧、南侧、西侧均至现状废弃水产养殖塘的水岸线,北侧至公道河南侧大堤,区域内水陆分明、水网清晰,乡野湿地生态环境优越。   该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由南京大学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公顷,分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大功能区,以北湖地区乡村湿地生态保护为根本定位,保护河流、湖荡湿地水环境质量,以北湖地区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打造“扬州乡下、人文北湖”的扬州历史上的“隐”文化。      近日,在邗江区召开的“五园一城”发展新平台建设座谈会上,区委书记张耀武指出,规划建设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北湖湿地公园,将会带动北山区域发展。   “五园一城”是指建筑产业园、现代物流园、互联网产业园、扬子津科教园、北湖湿地公园、西区新城。   当前邗江呈现南北贯通、南城北乡的区域格局,需要加强各个区域和板块之间的统筹发展、联动发展。对于北山区域而言,规划建设建筑产业园,有利于形成北山区域工业化新亮点和增长点。而规划建设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北湖湿地公园,将会带动北山区域发展。对于中部主城区域而言,聚力建设西区新城,能进一步提升邗江城市现代化水平,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和互联网产业园,则能加速集聚高端城市经济业态,促进主城高度繁荣。对于南部区域而言,推进扬子津科教园建设,不仅能助力扬州高新区乃至瓜洲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还有利于尽早谋划启动运西片区开发建设,形成南部各功能板块的整体联动。“五园一城”发展平台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生态建设转型升级,契合转型升级要求,更符合时代发展方向。

  

  北湖省级湿地公园未来可期,但是你了解北湖文化吗?历史上的北湖,方圆百里港汊纵横、土沃水深、资源丰富,绝对是一个山水钟灵、人才辈出之地。

毓秀钟灵话北湖   扬州以北,运河以西,湖泊相连,地当古“三十六陂”的尾闾。这些湖群北承氾光、甓社诸湖,西受六合、仪征西山之水,方圆百里。在明、清之际,郡人谓之“北湖”。北湖示意图犬牙交错港汊纵横   据焦循《北湖小志》记载,北湖实系邵伯、黄子、赤岸、朱家(珠玑)、白茆、新城六个湖泊的统称。雍正九年(),割江都的西、北境,设置甘泉县,而这些湖域均在当时的甘泉境内,故又称“甘泉六湖”。   这片广袤湖泊的成因,主要是扬州地处淮、海之间,自远古以来,淮水及西南丘陵的山洪,挟带泥沙而下,逐年冲积,形成滩涂。而海湾的湾口和滩涂的沙嘴又陆续受冲刷下来的泥沙封闭和半封闭,这样,便出现了各个中小型的夏涨冬落的泻湖,甘泉六湖就是属于小型的泻湖群。   六湖的具体方位:最北端是黄子湖与赤岸湖,中隔洲屿“九顷头”,东为黄子,西即赤岸,公道桥就滨于赤岸湖的西南;邵伯湖紧接黄子湖的南端;南越汤家泮西至黄珏桥东十五里的鳅鱼口为朱家湖;在朱家、白茆以南与之成鼎足之势的是新城湖,约当今之徐巷、陈沟的东北隅,邵伯镇即在新城湖东。   这些湖泊,“若环若玦”,犬牙交错,也难以确指其界线。而湖中的滩、隈、陇、阜,或如禽爪,或如兽角,或如树干桠杈,如果不是生长其间的人,往往迷棹或失路,因此,在历史上便成为兵家的战守之地。南宋时,梁山泊渔民张荣集结山东、两淮的忠义民兵,在这片湖群里设置水寨,多次给予入侵的金军以沉重打击。《北湖小志》引《嘉靖惟扬志》旧图云:“黄珏桥之东皆标水寨”,宋元之际,这些水寨在抵抗元兵的侵入中曾发生多次激烈的战斗,为李庭芝的孤守扬州发挥了积极的支援作用。   明孝宗弘治七年(),黄河夺淮入海,“漕堤束诸湖之水,汇三十六陂而为一”,昔日的兵火之场,皆沦于湖。湖中突出的高地,逐渐形成一些村落墟里,到了明末,因扬州遭受战乱,这里便成郡人避兵隐居之地。其后,人烟稠密,便出现了许多集市。《北湖小志》称:湖中的集市有黄珏桥、公道桥、桥头、裔家集、方家集、杨兽医坝、宋家桥八处。从上述六湖的方位以及湖区集市的分布情况,说明北湖的区域,除部分楔入今之江都、高邮两市外,大部均在今之邗江境内,不过,方位虽是,而地貌已非,昔日的地名,多经改易,连“甘泉六湖”的名称也非人尽能数的了。黄珏桥市山水钟灵人才辈出   北湖自明代嘉靖、隆庆以来,人才辈出,乡贤名宦,志不绝书。其彪炳史册的则有明末抗清兵殉职报国的高邦佐和梁于涘,他们成仁取义的事迹,成为里人学习的楷模。   高邦佐祖籍山西,因先世业盐于淮南,遂成为扬州人,故宅在黄珏东北里许的高家桥。他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历官至兵备参政,分巡广宁(今辽宁北镇)。天启二年(),后金国汗努尔哈赤在攻陷沈阳后率兵渡辽河,进犯广宁。叛将孙得功,临阵退兵,向全城军民倡言剃头归降,官员们纷纷夺门出走,部属劝高邦佐及早入关,他愤然拒绝说:“我为守将,倘偷生入关,何面目见天下士?”因整冠束带,从容再拜,以印绶自缢于公署。明廷得报,为表彰他的身殉封疆,赐祭葬,赠太仆卿,谥忠节。   梁于涘,字饮光,族居黄珏的梁家巷,为北湖的巨姓。他中崇祯十六年()进士,官江西万安知县。弘光元年(),清兵破南昌,江西郡县望风投降,独他婴城固守,因援军不继,力尽城陷,被俘送南昌狱,清帅金声恒以官诱降,遭他严词拒绝,从容自缢而死。其遗体归葬甘泉山,有女嫁瓜洲诗人蒋前民,前民有《梦饮光先生》诗,说他“孤城支百战,一死遂千秋”,又云:“偌大江西地,吁嗟公一人”,对其岳父的成仁取义,深致敬仰与怀念。      清初,扬州遭受屠城惨祸,一些不甘做异族臣虏的志士,相继遁入菰蒲丛生的北湖,他们或隐于农、或隐于医、或隐于僧、或隐于侠,或以砚田自给,或以诗画自遣,不求名利,甚至不与外界通音问。其知名者有:   亲身参与抗清斗争的王玉藻,任慈溪知县,清兵破南京,他受鲁王朱以海派遣,招募义勇,以兵科都给事驻防钱塘江,夫人李氏屡脱簪珥以佐军用。顺治三年()夏,清兵攻陷浙东,鲁王遁入舟山,他率妻子及门人,假扮黄冠,辗转流浪,伺机兴复;妻收遗穗,子拾堕樵,不以为苦。顺治八年(),舟山破,玉藻深叹恢复无望,归隐扬州的北湖故里,誓不易衣去发,夫妇躬耕,亲割禾稻,甘与农夫田妇为伍。长子王方岐,字武徵。次子王方魏,字大名,坚守父志,入清不仕。兄善诗文,直追唐宋;弟精研《易》理,著有《周易广义》及《周易解》,书中以华夏为阳,以夷狄为阴,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有墓在裔家集东南的诵芬庄,阮元曾题其墓碑曰:“处士大名王君之墓。”   以音律词曲自遣的徐石麒父女。石麒生当明末,国变后,隐居北湖,不求仕进,于学无所不窥,诗文词曲无所不工,尤精读曲。女元端,字延香,与父同隐湖中,性聪慧,通音律,石麒对女度曲,有不合拍处,元端每帮其改正。王渔洋云,“广陵徐氏女子,工填词,有入李易安之室者”,指的就是她。石麒友人吴绮,入清出任湖州知府,来函招致,石麒作《浣溪沙》词以明志,有“杖履逍遥懒出山,怕他风雨做骄寒”之句,表现了他的高度民族气节。   寄托遥深的词人罗煜,字然倩,著有《霞汀诗余》。他曾亲历清兵的屠城,而其所交游的师友,又多在屠城中死难,所以他填的词寓意深远,悱恻感人。自隐居北湖后,常与石麒把酒话旧,凄然泪生。闻郑成功、张煌言的联军由胜转败,作《临江仙》以寄意云:“昨夜海棠开遍矣,今朝几片飞英!”又因清廷开博学鸿词科,深感人心渐死,光复无望,作《画堂春词》云:“不管秋风丛桂,宁知春夜悲鹃”,几乎无一阕不寄以家国之感。九龙冈      其他尚有教授生徒以笔耕自给的“湖上布衣”范荃,以及“北湖三高士”——叶弥广、阮玉铉、强惟良;“湖中两画家”——画驴的施原、种柳的文命时。尤须一提的是,北湖在清初还出现一位精通多门学科的学者孙兰,他是扬州历史上第一个接触西方知识的科学家。他生明季,因见当时的科举仅仅以文取士,无补于国计民生,在青年时代就放弃应考,毅然致力于天文、历法、水文、地貌的研究。他从治学实践中,认识到数学是研究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而数学的产生又是来源于劳动的实践。因此,他不但刻苦钻研中国固有的数学遗产,还学习了明代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顺治初年,清廷任命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为钦天监监正,孙兰入京,拜汤为师,虚心向他学习数学、天文、历法,“尽得泰西推步之术”。同时他还对世界地理以及西方文化有了系统的认识。他鉴于世人对科学的愚昧无知,特著《理气象数辨疑纠谬》八卷,力辟天人感应之说。又著《舆地隅说》四卷,向人们介绍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以及北京与南极、北极和赤道之间的距离,使当时昧于世界形势的人们耳目一新,殊属难能可贵。他居住黄珏桥的孙家渡,其故宅孙家花园,现仅流传在父老们的口碑里。      这些遗民在北湖活动的时间跨度,由于老少交叉,前后共达六七十年,对北湖人民的品格和文化的熏陶,影响极其深远。延至乾、嘉年间,北湖还出现了两位海内知名的大学者,他们是扬州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一位是“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太傅阮元,《清史稿》说他是仪征人,但他自称:“元但通籍仪征而已,实扬州北湖人也,元家在北湖九龙冈”,即今之公道桥。现公道镇尚有多处阮家遗迹。另一位是精通训诂、经学、哲学、数学、史学、医学和戏剧理论的通儒焦循,其黄珏故居雕菰楼,早经湮没,但墓地已修复,时有海内外学者来此瞻拜。这两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辉煌成就,不啻是闪烁在华夏星空上的双子星座,这固然是湖山的钟灵毓秀所致,但也未尝不是受了清初遗民们流风遗泽的影响。珠湖草堂土沃水深资源丰富   北湖区域,水网密布,物产富饶,素有“土沃水深,富有鱼稻”之称,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村民勤劳淳朴,耕稼之外多业渔。   其捕鱼之法多种多样,规模大的以大船张帆,双植大罟系船后,风浪大作时,鼓于湖心,往来如奔马,每趟可得数百斤。无风时则用“泥网”,仍以大船大罟,围而猎取,所得亦多。其他或以“笼罩”或以“索取”,又有“旋网”、“推板”、“张卡”、“张丫”、“跳白”诸法,湖水浅时则用“推板”,一人左手持长竿,右手持罩,竿端扣板,推板入水,鱼随板跃,以罩罩取。其专捕一种名叫虎头鲨的则以两瓦相合,置于柳树根下,或茭草丛中,虎头鲨性喜入内为巣,清晨捉取,常可得双。取蟹之法有五:一曰“簖”,编竹为笆,插入水中,曲其势作门,内置圆锥形竹匣,俗称“老人头”,高出簖上,天光透入,蟹阻于簖,遇门而入,见天光而上爬,遂困入匣。二曰“熏索”,用粗索熏以秽草,潜于湖中,蟹恶秽,不肯过索,索端有网,蟹便沿索入网。三曰“钓”、四曰“探”、五曰“拾”,秋末蟹肥,入夜照以灯火俯拾即得。   取虾则用“拉拖”,系网于竹,牵之行走,收网即得;或变竹长尺许,置水中,虾自缝中而入,谓之“张篓”。   此外捕捉野鸭、山鸡、桃花鵽或杂色水禽之类,或张网,或用“推排”,以小船载土,插满柳枝,有如水上树林,人穿皮衩,卧水中,以手推排,鸟集其上,击以土铳,喷沙所及,每次可得七八只不等。湖滨人家多养鸭,食鱼稻,肥厚异常,谓之“湖鸭”,一小船率千百只,举竹一挥,帖然不乱。      湖滨既多渔庄蟹舍,又有藕陌菱塘错落其间,景色极为幽美,鸥陂烟雨,往往形诸诗人笔下。清人江闿诗:“雉兔随时供射猎,鱼虾镇岁足盘餐。”张安保诗:“水乡风味田家乐,饱吃白鱼三尺长。”阮充诗:“细雨斜阳朝放鸭,西风残月夜又渔。”蒋超伯诗:“偶然放柁中流去,网得桃花鵽一双。”又云:“船到菰蒲深处泊,水鸡闪闪露红冠。”这些清词丽句,为湖上风物作了如实的写照。   由于北湖文化底蕴的深厚,常有文人墨客放舟于云水苍茫之中,访幽探胜,烹肥击鲜。在黄珏访焦氏雕菰遗址,在公道谒阮家桑榆别业,在赤岸寻南万柳堂遗迹,此地为阮元祖父昭勇将军阮玉堂钓游之地,道光十八年(),阮元致仕归里,于此构珠湖草堂,植柳万株,为区别京师益都相国冯铨的万柳堂,故名“南万柳堂”,前临湖水,风帆渔棹,山色湖光,历历在目,阮元有诗云:“我念珠湖岸,先人旧草堂。”就是咏的此地。   此外,在北湖尚有白獭坟、鸳鸯塘、傲姑寺、郝家楼、火家洪多处胜迹,各有遗闻逸事,足资谈助。      美哉!北湖。深愿这片经济资源极富饶,而旅游资源又丰厚的土地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为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扬州溢彩增光。文末,附载笔者小诗一首:“榜人高唱广陵潮,黄子白茆一线遥。三十六湖澎湃里,獭猫坟畔听吹箫。”

(毓秀钟灵话北湖来源文史话邗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10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