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集镇秋日掠影扬州江都
白癜风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m真武集镇秋日掠影(扬州江都)李志杰前些日子骑行石油重镇真武,从三周沿县道向西,秋日的田野满眼翠绿,稻香沁人心脾。过殷庄桥,向西向南再向西,转到县道,见到江苏油田消防支队真武中队,知道真武近了。“真武”这个地名来源于“真武庙”。甘棠小志称:“由杨家庄而北有真武庙镇,经流贯镇中,庙在镇东北。镇西北有邱家桥,东北有九华庵,直北有邱墅阁”。清朝时期真武属甘泉县顾家乡,民国初年属江都县七区杨顾陆市,直到解放后正式改为行政建制的真武镇。新中国成立时期,真武庙改为小学校的教室、伙房、宿舍。古时建有的真武大帝庙,今已毁圮。真武是石油重镇,年区域调整时由真武、杨庄、滨湖三镇合并而成。自年进驻开采到第一口油井以来,驻镇油田干部职工在人左右。石油天然气是真武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漫步真武集镇,不时发觉石油重镇的印记,其繁荣富裕自不必说。沿县道至集镇的十字路口,向北是振兴北路,向南是县道,向西是蔡真公路。真武的农行、建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集中在集镇的中心地段。真武的街道宽敞平整漂亮,两侧楼房林立,商铺鳞次栉比,比如牛来牛往、巴十克、串不思蜀、青味甜品等吃食店,从门面装潢来看,就透露小清新的格调。比如朗文斯汀、梦燕、雪妮芳、美伊坊等等,光看店名就不俗,充满浓浓的都市时尚气息。和苑小区、智苑小区、油田派出所、医院、油田第二小学等单位就在街边,让人感受到油田与真武的融合,油田给真武带来的无限商机和活力。印象最深的还是世纪乐购大卖场,其内精致典雅的店铺一家挨一家,仿若都市的步行街,徜徉其间,感受浓郁的都市风情和商业气息。时尚之外,真武集镇又流露浓浓的市井气息,比如街头独守摊位的修鞋人,街边下象棋的老人,坐在银行门口小憩的环卫工人,与路边水果摊主讨价还价的行人,还有一个个香气袅袅的烧饼摊包子铺……这就是市井气息,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按人指点探访真武老街,向西过真武大桥,右拐至河西路。据《真武镇志》记载:真武庙镇解放前历史上是一个小镇,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占地0.16平方公里,约户左右,七八百人。真武大河(盐邵河)穿集镇中心,把小镇分为河东、河西各半。集镇沿河两岸(包括东西夹沟河边)建有商行、店铺、茶馆、酒楼、作坊、客栈、浴室等共家。我探访的就是河西的老街,沿河老街是水泥路,已经没有店铺,只能见到不多的几间旧时建筑。遇到一位李姓老先生,据其介绍,经过和年两次河道拓宽疏通,河西街向西移约30米,河东街道向东移50米左右,并重新进行了建设规划。也就是说,真正的解放前的老街已经不复存在。桥北的沿河路上向西有两条巷子,一条叫白玉池巷,李老先生指着巷南的一排青砖小瓦房说,那是徐笠樵开明绅士的部分老宅,曾经经营油坊、米厂、布店。年日军放火烧毁了油料仓库,损失严重。解放后公私合营时改制为米厂。从前白玉池巷内有店铺浴室,折向北到老大会堂。白玉池巷南边一条巷子里也能见到几间破旧不堪的青砖小瓦房,李老先生说,过去是银行,门朝北。问了真武别处还有没有老建筑,李老先生说,真武大桥桥东路南有一处老屋,据说当年陈毅、粟裕曾经住在里面办过公。回头时找到那处老屋,绿树掩映,安详静谧,从结构看是大户人家的房子,只不过现在屋面换成了琉璃瓦,部分门窗也更换过。在真武这片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留下战斗的足迹。桥东路北向内有一条街,通向真武小学。校园门口有大片绿地广场,葱葱郁郁中显示勃勃生机。校园的操场干净清爽,红色、深绿、浅绿的场地,使秋日灰暗的天空不再单调,仿佛听到学生们郎朗的读书声,是秋日絮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sh/15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扬州最大的医院即将投用,建设了6年之久
- 下一篇文章: 扬州八怪唯一本土画家高翔的传世之作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