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盐河古今谈之名称篇扬州江都区
运盐河,据《太平寰宇记》“广陵目”载:“茱萸沟,在县东北十里。西从合渎渠,东过茱萸湾七十里至岱石湖,入西四里对张纲沟,入海陵县界。”它是沟通扬州到泰州,南通的一条人工运河,为西汉吴王所开。 西汉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刘家一统天下,在各地分封了许多同族刘姓为主。汉高祖十二年(前)其侄刘濞就被封为吴王,都城设广陵。 其时,受秦横征暴敛及连年战争的影响,吴王属地一片凄凉景象。为了恢复生产,安定百姓,雄心勃勃的刘濞决心利用吴国“东有东海之利,西有山川之胜”的资源优势和淮南盐区成熟的煮海技能,实施“煮海水为盐,开铜山铸铁”的决策,尤重招佣煮盐。 但是,海陵的海盐外运,主要靠人力挑扛,效率太低,刘濞的谋士便建议从茱萸湾(今湾头)开一条河到海陵,使其与邗沟相接。这样,海陵的盐就可以用舟船运到扬州,分发全国。于是,汉文景年间(前年后)就兴工开凿了这条运盐河。据《嘉靖维扬志》载:“吴王刘濞开邗沟,自扬州茱萸湾通海陵仓及如皋蟠溪”。 吴王刘濞开凿的这条人工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因係吴王所开凿,故名“吴王沟”。 孝景帝三年(前),因盐铁开发而富可敌国的吴王,野心极度膨胀。他从广陵地区召集了二十余万青年,联合周边的楚,赵等国发动了“七国之乱”,图谋推翻汉朝廷。然而,仅仅三个月时问,这场叛乱就被平定,刘濞也被身首异处,客死他乡。这样,这条“吴王沟”就不再被人叫起。因为这条人工河是西起茱萸湾与邗沟相接,故史书上又称其为“茱萸沟”,“邗沟”。后来,为了与夫差开凿的邗沟相区别,又被称为“邗沟支道”和“东邗沟”。 但是,在民间,沿岸百姓对这条河的称呼却是通俗而直白且又多样的。 因为当初开挖这条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将沿海所产之盐运往扬州,河面上运行的也多是首尾相接的盐船,正如刘濞的文学侍从枚乘写的那样“转粟西行,陆行不绝,水行满河”,因此,人们便直接叫做“运盐河”或“盐运河”。 因为这条河是由官府组织开挖的,河里运行的又多是运盐的官船,后来在泰州城北由民间依据自然地貌又挖了一条河,与运盐河成上下之势,故运盐河又被称作“上官河”,“上官运盐河”,“运盐官河”。 到宣统元年(),通州大达商轮公司疏通南通到扬州的河段,开设了轮船航班。为商业宣传的需求,就以河的起讫点命名为“通扬运河”。 到了年,为了解决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排灌问题,人民政府又开挖了一条西起芒稻河,东至海安镇的通扬运河。新开的通扬运河就叫新通扬运河,原来的盐运河就被叫做老通扬运河。新老通扬运河在宜陵五里窰附近成剪刀形交叉。在五里窰以西,新通扬运河在老通扬运河南侧,在五里窰以东,新通扬运河则在老通扬运河北侧。(朱毓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sh/14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千六百多年的水利工程邵伯埭建废始末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