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些党员思想上并未完全入党
“党员不党员,就差两毛钱。”曾几何时,这样的戏言在一些地方时常听闻,反映出有些党员的党员意识淡漠,平常时候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党员意识弱化,党性修养难强,更妄谈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指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 这既是“集结号”,更是“动员令”。 一些人虽然履行了入党手续 但思想上并未完全入党 坚持不懈把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个武器用好 为贯彻落实《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30日召开会议,修订《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强调中央政治局要带头开好民主生活会。“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每一名党员而言,是自我警醒、提升党性的重要方式;对我们党而言,则是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准则》中专门对“批评与自我批评”作出详细具体规定。 我们党一直重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早在年,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提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并要求开展正确的党内批评解决各种错误思想;整风运动后期出现偏差时,毛泽东同志带头自我批评,向被整错的同志赔礼道歉。年颁布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规定,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中央领导同志带头参加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级党组织也广泛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动真碰硬、“辣味”十足。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上还没完全适应,有些“不习惯”,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开展批评时当起了“导演”“演员”,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却没“走心”。“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难就难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 如何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运用得好,让党员干部摆脱思想顾虑,使批评真正带有“辣味”?《准则》开出了“药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 “上行之,下效之”,只有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以示范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才能有效打消党员、干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 党建专家表示,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应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从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在即将召开的年度民主生活会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对照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要求,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作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 相信通过组织生活的锤炼,特别是经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心灵涤荡,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一定能够不断提升,将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牢记心间。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12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车的看过来京沪高速宣堡枢纽即将开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