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的“中国结”造型桥塔。新华社图

  

  年6月2日,港珠澳大桥最后一座“海豚”造型钢塔在进行吊装施工。

  

  新华社图

  

  城市升级

  

  大桥

  

  公元年,文天祥的一首《过零丁洋》激荡回旋在伶仃洋上,如今在这片广阔的海域上,被称为“世界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正拔地而起,成功书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桥梁工程史。

  

  一桥飞架珠港澳,三地共赢同发展。如果说,港珠澳大桥是珠海新时代的“命运工程”,将珠海变成内地唯一一个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从而为珠海成为珠三角西岸交通枢纽奠定基础的话,倒不如说如今的珠海已正式步入大桥时代。因为,这是一座被大桥改变了的城市。

  

  酝酿

  

  超级工程横跨伶仃洋

  

  年4月,周蓉第一次从新闻上听说了港珠澳大桥,但当时她对此并没有什么感觉。周蓉所说的“第一次”,其实就是当时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的港珠澳大桥桥位技术方案论证会,那次会议确定了大桥东岸以香港散石湾为登陆点,西岸以拱北/明珠为登陆点,推荐采用北线桥隧组合方案。

  

  两个月左右,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港澳办组成港珠澳大桥口岸专题研究小组赴深圳和珠海进行了调研。也许对于全职妈妈周蓉来说是第一次听说,但港珠澳大桥建设已经酝酿了近20年。

  

  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粤港澳开展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并同意粤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全面开展各项前期工作。年3月,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全面开始启动港珠澳大桥建设前期工作。

  

  在随后的几年当中,港珠澳大桥先后经历了确认采用“三地三检口岸”查验模式、成立专责小组加快推进项目落实,以及讨论各方承建范围、出资比例以及收费还贷等,直至年12月。

  

  开工

  

  第一斗沙从海中抓起

  

  年12月15日的前两天,情侣南路附近的居民感觉周边的安保加强不少,特别是在12月15日当天,不少路口都能看到警察以及骑着崭新“铁骑”的交警,“当时传言有中央领导过来珠海视察。”市民阿豪口中的这位中央领导,其实就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副总理李克强此次来珠海,就是冲着港珠澳大桥而来。与之同行的还有当时的香港特首曾荫权和澳门特首何厚铧。因为,12月15日这天港珠澳大桥建设将在珠海正式拉开序幕。

  

  当天上午10时,随着副总理李克强的一声令下,轮船的汽笛响彻珠海拱北湾上空,当抓斗缓缓入海抓起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的第一斗沙时,也预示着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建。

  

  且不说这样高规格的开工仪式堪称世界罕见,就拿大桥本身而言,也是世界奇迹。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全长近5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不仅如此,港珠澳大桥是一个桥、岛、隧一体化的集群工程项目,其桥隧组合规模世界绝无仅有,技术标准世界最高。这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设计和施工难度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见证

  

  多项世界纪录被刷新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来到海边,都能够看到它的不同。”对于周蓉和阿豪这样的普通市民来说,能够见证这样的世纪工程,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而带给他们这种幸运的,是成千上万日夜工作在大桥上的建设者,他们推动着大桥一步步跨越伶仃洋。

  

  年5月,岛隧工程西人工岛首个钢圆筒振沉成功。当年9月和12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扇贝形”的西人工岛和东人工岛先后顺利成岛,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成岛”的目标,创造了中国交通工程建设的历史性传奇;

  

  年2月,当今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管节预制工厂在桂山牛头岛正式建成开厂。这是国内首次、世界上第二次采用工厂流水线预制工艺预制沉管管节;

  

  年3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E3、E4管节预制完成,并顶推至浅坞区的指定位置,本次预制成功的尺寸刷新了世界纪录,其生产工艺也是国内首创;

  

  年12月2日,一片重约吨的组合梁稳稳架设到非通航孔桥号墩和号墩上,经过近4年建设,港珠澳大桥终于“巨龙”出水,桥梁工程由下部结构施工向上部结构施工转化;

  

  年5月以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巨型沉管以每月一节沉管的进度有序推进,“深海之吻”工程复杂程度堪比“嫦娥”与“天宫”对接,一次次刷新中国海洋工程的纪录;

  

  年7月,经过近28小时的艰苦奋战,岛隧工程首节米标准管节(E3)顺利完成浮运安装任务,实现了国内首次外海无掩护、深水条件下大型沉管安装;

  

  年1月,港珠澳大桥第一高塔、米高的青州航道桥主塔封顶,标志着港珠澳大桥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桥转入了斜拉桥主梁施工和斜拉索挂索施工的新阶段……

  

  年5月,青州航道桥首个索塔结形撑吊装完成,具有景观标志的“中国结”屹立伶仃洋上。同年12月,岛隧工程E24沉管安装成功。海底隧道向海底延伸至米。而未来建成后,这条双向6车道的海底沉管隧道长约近7公里,也是目前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捷报

  

  主体工程吹响收官号角

  

  年,港珠澳大桥更是捷报连连。今年1月,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横琴北互通至洪湾互通段工程提前顺利建成通车,该通车段工程是港珠澳大桥各建设主体中首段交付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

  

  6月,随着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4标最后一节中跨钢箱梁直达船航道桥合龙口并开展焊接工序,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

  

  9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正式宣布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这也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收官之战。至此,预示着长达22.9公里的主体桥梁全线拉通,东接香港西人工岛,西接珠海、澳门口岸。接下来大桥进入桥面铺装工程。

  

  虽然目前大桥还未完全建成,但我们脑海里已经能够呈现这样一个画面:港珠澳大桥开通后,机动车将从香港西南部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开始,通过12公里的连接线,穿越粤港分界线后,经东人工岛的过渡,进入海底沉管隧道,在水下穿行近6.7公里,随后经西人工岛进入23公里长的大桥,到达珠澳口岸人工岛,然后分流到澳门或珠海。凭借大桥的联系,珠海前往香港不用仅仅依靠乘坐高速客轮,或者乘车取道深圳,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从现在3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

  

  辐射

  

  港珠澳1小时生活圈

  

  路程缩短只是港珠澳大桥作用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它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推动珠三角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促进区域内的产业升级,促进港澳地区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稳定发展,拉动珠江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提升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副所长蔡赤萌曾表示,港珠澳大桥把珠海真正地放到了区域性中心枢纽城市的战略发展位置上,使珠海在交通、经济、物流等方面的核心地位得到增强,从而带动周边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流动,产生很强的集聚效应,从而提升珠海在珠中江都市圈及珠三角西岸的经济优势。

  

  根据香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的研究报告,大桥落成后,香港至澳门及珠海两地的陆路距离将缩至30公里,行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港珠澳大桥直接联系的三个城市将形成珠海-香港-澳门的“1小时”时空圈。“初步估算大桥的开通,西岸各城市可增加亿-亿元人民币的GDP。”蔡赤萌说。

  

  不仅如此,大桥开通后将对珠海的城市空间格局、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城市空间框架有望得到拉大、城市组团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产业有望依托香港向现代服务业迅速升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倒逼”机制下将进行快速升级……珠海的城市发展或将迎来全新的变局。

  

  另外,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起自珠澳口岸人工岛,设有南湾、横琴北、洪湾三个互通,西行止于洪湾,并与珠海市区各道路及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环至南屏支线延长线连接。而通过大桥延长线,这条东西大动脉将与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以及未来的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等一系列干道连通,直贯整个珠江西岸地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借助港珠澳大桥,珠海建成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已不再是梦。

  

  影响

  

  大桥改变了人和城市

  

  常言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的修建不仅能够在破解城市交通瓶颈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在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同样不小。

  

  或换一句话说,大桥对于城市来说,不只是一个“基础设施”,它缩短了人与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快速运转,可以带来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和其它关系效应如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城市品牌效应、产业拉动效应等,从而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加速器”,最终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在珠海土生土长的阿豪对于大桥带来的好处,有着切身的体会。年,西沥大桥当年建成,完成改建后,车辆从白蕉到中山不用绕行珠海大道,节省半小时车程。时隔一年,井岸大桥横跨黄杨河上,连接白蕉镇与井岸镇,两镇居民从此只需通过大桥即可往返。

  

  年,斗门大桥建成,南端在神湾镇,另一端在神湾镇竹排沙岛。此桥当时是链接斗门和神湾的唯一通道,过去珠海大桥还没兴建,从市区去斗门只能经过神湾走斗门大桥。三年后,珠海大桥正式通车,至今仍是衔接东西区的交通大要道。“感觉那个时候,每隔几年就多了一座桥。每多一座桥,你就会感觉越来越方便,甚至你会感觉到往来的车辆无论是私家车,还是货车也越来越多。”阿豪说。

  

  会战

  

  一年3桥动工

  

  年12月,当大家都沉浸在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的兴奋当中时,连接白蕉镇和黄杨大道的井岸二桥也同时开建了。这条设计为双向6车道、行车速度每小时80公里的桥梁,除了能够大大节约两地车辆往来的成本外,还有效缓解了井岸主城区的交通压力。

  

  年,珠海打响了“三年交通大会战”,珠海建桥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年,洪鹤大桥、香海大桥正式动工。其中,洪鹤大桥工程起点位于香洲区南屏镇洪湾互通,对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向西跨越洪湾涌,沿规划洪湾港区北侧预留通道经过,转向西南跨越洪湾水道,穿过横琴岛芒洲规划湿地,再跨越磨刀门水道至鹤洲南围垦区,终点与江珠高速延长线及鹤港高速相交,形成鹤洲南互通。

  

  而香海大桥对接翠屏路造贝互通,向西经坦洲、斗门、金湾,先后与广珠西线、古神公路、江珠高速公路等重要干道相交。该桥未来将成为除了珠海大道之外,连接珠海东西部城区的第二条通道,而规划中的香海路将从斗门湖心路向西延伸,一直抵达海泉湾,是横跨东西部的一条快速通道。待该大桥建成后预计从市区经香海大桥到西区只需20分钟左右。

  

  同年开工建设的,还有前山河上的第四座跨河大桥白石桥,作为珠海首座自锚式悬索桥,将连接前山河两侧的港三路与屏湾一路,设计总长度为.2m,其中桥梁长.9m,主线桥梁按双向四车道设计,两侧设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该桥主要是为了缓解前山大桥、昌盛大桥日益饱和的交通压力,同时为了解决前山河东西两岸交通瓶颈问题。

  

  展望

  

  首座公铁两用大桥将开建

  

  今年9月,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全线贯通可以算是珠海建桥时代当中的大事,另一件大事则是金海大桥。

  

  作为珠海重要东西向通道之一,同时也是珠海乃至广东省第一座公铁两用特大桥的金海大桥,未来将连接珠海机场以及在建的港珠澳大桥,也是横琴新区对外最重要的交通转换枢纽,项目预计年建成通车。该桥建设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金湾、横琴之间的距离,10分钟~15分钟可以从金湾到达横琴。届时,拱北到珠海机场也从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为25分钟左右。

  

  与此同时,年开工建设的金琴高速今年也调整为快速路,调整后原金琴高速公路造贝互通以南段和梅华路以北段的地面道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造贝互通至梅华路段,通过建设高架桥,继续按照高速公路建设,并在梅华立交处向北沿国道G延伸,通过高架桥对接西部沿海高速的坦洲互通。

  

  另外,金琴快线还将与规划中的深中通道对接,远期预留往返深中通道的跨线桥梁。金琴快线建成后可实现城市外围高快速通道与市政路网的高效衔接,也将成为中心城区南北纵深联系的重要纽带。

  

  另外一条连接珠海东西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连接香洲与南屏的主要通道———前山大桥也在今年迎来改扩建工程,以缓解桥面交通瓶颈以及珠海东西部公交快速化工程建设需求。改扩建包括将原来双向4车道扩建为双向8车道等,目前车道拓宽部分已基本完工并通车。

  

  如今的珠海,正随着一座座大桥的拔地而起,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格局、经济的繁荣、人们的出行便利程度以及辐射珠三角的能力。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会猛然发觉,你走的每一条高速、每一座桥梁、每一条公路,都与珠海息息相关。

  

  14-19版采写:南都记者李京

  

  出路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将对珠海的城市空间格局、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城市空间框架有望得到拉大、城市组团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发展、产业有望依托香港向现代服务业迅速升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在“倒逼”机制下将进行快速升级……珠海的城市发展或将迎来全新的变局。

  

  求解

  

  如何才能把珠海放到区域性中心枢纽城市的战略发展位置上,使珠海在交通、经济、物流等方面的核心地位得到增强,从而带动周边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这里流动,产生很强的集聚效应,提升珠海在珠中江都市圈及珠三角西岸的经济优势。答案是兴建港珠澳大桥。(来源:南都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