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在江都,比天气还热的是这里39
重磅在江都,比天气还热的是这里39
夏日炎炎,热浪来袭!相信大家的心情跟今日君一样 是这样的 不过今天的天气再热, 也比不过江都大会堂“热”! 因为…今天上午,全区人民瞩目的中国共产党扬州市江都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江都大会堂隆重开幕。会上,蒋爱祥代表中共扬州市江都区第十二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描绘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都”的宏伟蓝图。对咱江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是怎么样的呢?往下看吧! 展望未来今后的五年,咱江都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都将通过哪些具体方法、在哪些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创造新的成绩?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和市委“名城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产业特色发展、区域协同创新、城市品质提升、幸福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名城新板块、提前全面达小康,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牢坚实基础。 简单的说就是建设“四个新江都”,往下看吧! 建成经济强的新江都 建成百姓富的新江都 建成环境美的新江都 建成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都 有了如此美好的目标以后,又将通过哪些实际的行动来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呢?往下看吧…… 关键词:融入主城 推动空间融合,打造城市新地标。突出5平方公里江广融合核心区,建成江都乃至扬州城市新亮点。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创智、新外滩楼宇、文化休闲及会展经济四大功能板块。强势推进重大城建工程,加快实施总投资约亿元的30项城建项目,序时推进60万平方米江桥片区拆迁、大润发、金鹰新城市中心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加快完善城市交通路网。 推动产业融合,打造城市新业态。抢抓城市大开发大建设机遇,着力构建“城中大商贸、城郊大旅游、道口大物流”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新业态,以文昌东路、龙川南路为轴线,重点发展高端商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新型业态,五年内形成与文昌阁、京华城相媲美的50万平方米商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全力推进邵伯湖旅游度假区、仙女生态旅游区、大桥休闲度假区、江广融合带“三区一带”旅游板块建设,邵伯湖旅游度假区创成4A级景区。大力发展道口经济新业态,重点做大做强城区商贸物流园、沿江港口物流园、空港物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努力把交通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气质融合,完善城市新功能。按照名城标准,强化生态景观、硬件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市综合功能、宜居品质双提升。健全生态水景体系。打造“三河六岸”城市建设精华片区,全面启动沿岸景观一期工程建设,建设运河风情特色街区。健全绿色公园体系。高标准兴建20个体育公园、社区公园,三年内建成以仙女生态旅游区为基础的4平方公里现代体育运动社区。健全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 关键词:转型升级 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加快产业提档升级。确保每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在产业提升中招引项目,重点招引一批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领军项目,培育一批智能电网、节能环保、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科技型项目。在兼并重组中催生项目,鼓励骨干企业与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产业协作、市场联盟,推动一批世界强、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落地生根。在“接二连三”中培育项目,确保“十三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5年内建安企业施工产值突破1亿元。 以重点园区为主阵地,提升开放开发质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着力提升重点园区专业化程度和产出效益,加快构建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格局。专业化提升,5年内仙城工业园建成全国有影响的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电网产业基地,江都经济开发区创成国家级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创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全员化招商,各重点园区要在10亿元新项目上取得突破。集约化发展,推动重大项目、规模企业向重点园区集中。 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增创核心竞争优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努力增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实施创新载体培育工程,到“十三五”期末,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创成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孵化器2个。实施龙川英才汇聚工程,力争每年引进高端人才团队1-2个、高层次领军人才20名、柔性引进博士教授人,“千人计划”取得突破。实施科技金融助力工程,扩大科技引导政府资金池,大力引进创投、风投基金,筹建科技金融超市。 以骨干企业为主力军,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坚持分类指导、梯次发展,推动企业持续增强跨越发展新动能。既要壮大“旗舰航母”,又要培育“单打冠军”,力争5年内培育50亿元企业5家、百亿元企业1家,新增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0家。力争5年内培育亿元企业家。既要“走出去”开阔眼界,又要“走出去”抢占市场,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开阔眼界、开拓思路,支持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既要“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健全区级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和会员制担保基金,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地难、审批难”。 以深化改革为主动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以更大的勇气,不失时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开放开发体制改革,切实落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政策意见。深化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区域性国有集团公司,整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创新企业运营投融资模式。深化行政管理和服务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大城管、大环保、大水务”格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深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 关键词:统筹发展 全面掀起大众创业热潮。充分发挥江都民营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大众创业的层次和水平。政策引领创业,加快建设科技孵化中心、众创空间,在信贷投放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扶持措施。平台支撑创业,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加快构建各类专业交易市场。能人带动创业,每年招引一批在外能人回乡投资兴业。 大力开展特色乡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共进,支持镇村走特色化、精细化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培育示范镇村,打造一批工业主导型、城郊农业型、生态休闲型、文化旅游型、商贸物流型、健康养生型特色小镇,3年内打造个“村组服务优、产业特色明、生态环境美、社会事业强”的示范村,不断培育社区发展新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年底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生态绿色江都。优化生态空间,强化治理保护,落实生态责任,建设名城扬州“生态门户”。扩大“绿色覆盖率”,“十三五”期末全区林木覆盖率达23%。提高“绿色达标率”,大力整治城乡“黑臭河”,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工业企业减排等行动计划。增加“绿色普及率”,加快构建党政同责、企业主责、环保监管、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严厉查处生态违法案件,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关键词:共建共享 推动民生改善提标准提质态。以优质社会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快实现普惠型民生全覆盖、高标准,改善型民生供给多元、品质提升。建设现代教育强区,优化资源配置,深化集团办学,促进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完善惠民医疗体系,加快完善区、镇、村(社区)三级医疗网络,医院和4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成投运。促进城乡百姓增收,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确保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织牢社会保障网络。 推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让文化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坚持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并举,完成邵伯古运河段保护项目建设,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互动,加强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新文化中心,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坚持建文明城和做文明人共进,实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民主法治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人民民主、创新社会治理、强化法治保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健全民主政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和政协依法履行职能,更好协调各方关系、凝聚各方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积极建言献策,加强和改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凝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全力争创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党政同责”制度。强化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深入开展法治区、镇、村、行业“四级同创”,实施“七五”普法,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 怎么样, 是不是对咱江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了呢? 让我们一起努力, 为美丽新江都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江都日报 编辑:今日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1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扬州移动江都分公司成功组织召开“企企通”
- 下一篇文章: 扬州,江都,邵伯都在传这个24女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