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红色遗珠”

——访郭村老区宋氏祖居

在郭村老区东进村后巷,幸福桥北,沿河畔村道东行约百米,有一幢74号民房——郭村宋氏祖居,这是迄今鲜为人知的“红色遗珠”,当年郭村保卫战时陶勇将军驻扎的旧址。

日前,我偕退休教师徐德群、中学高级教师樊步忠等诗友,走访了宋氏祖居主人——退休小学校长宋恒新先生。宋氏祖居老屋原为晚清建筑,前屋曾紧靠南路边,可惜毁于解放前的战火,现在的前屋为1952年重建。

穿过前屋,其后就是现存的晚清古屋,青砖黛瓦,敞檐花格屏门,四壁皆为木板结构。主人介绍,此屋原先两厢,东厢因年代久远现已无存,西厢尚存,与主屋相连,其内有门通向堂屋。室内床铺、坐椅、柜厨、银桌等悉为原物,一切显得陈旧古朴。古屋之西原来有小巷通向后院,院内有三间大草房。加上前后两幢瓦房,南北幽深80余米。

走访中我们得知,宋校长幼年时常听其母亲说到,郭村保卫战时,曾有一位中等身材、厚厚嘴唇的陶司令住在古屋西房内,这西房及堂屋便成了当时他指挥打仗的场所,那时陶司令的战马就栓在后院草房里喂养。如今考证起来,那位陶司令应该就是郭村保卫战时的苏皖支队司令陶勇将军。当年他带着人马星夜驰援郭村,指挥部就设于此屋之中。

退休后,宋校长不以年届花甲古稀为然,怀着崇敬革命前辈和先烈之情,完好地保留了陶勇住过的古屋原貌,室内所有陈设基本维持原样。同时还搜集了陶司令的有关资料,放大张挂于屋内。在此基础上,他尽一己微薄财力物力,整修了与古屋相协调的配套房屋和庭院,在院内建筑了平顶西厢楼房。如今的宋氏祖居新房老屋结合,中西合璧。为营造陶司令住所的氛围,他还把古屋后面的大院别具匠心地建为和园,鹅孵石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假山叠石峰回路转,其间遍植常绿竹木花草,人工池塘内鱼戏莲花,碧波上架设小巧玲珑的小枫桥。伫立桥上,可以鸟瞰园内风光,也可以领略垂钓锦鳞之风情。正如主人自况:“莫道宋园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宋校长十多年如一日搜集珍藏红色资料和字画古玩,他把这些珍品裱挂于前后两幢房屋及偏房之内,寓意深长,似乎在向来此观赏的人们诉说那沧桑岁月、弥漫战火的年代。

观赏宋氏祖居庭园美丽风光,不由得顿生怀念革命先烈和前辈之情。为深刻了解这方热土的史迹,加深对宋氏祖居“红色遗珠”的认识,我们还相约采访了当地几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据他们回忆,当年陶司令的人马驻扎在此,战事活动频繁,其主要任务就是抵御郭村西北部张星炳的“保三旅”。有一次,一股敌人到郭村北周庄骚扰百姓,他们亲眼看到陶司令指挥部队一举智擒敌军20余人。陶司令善于瓦解顽敌,一番政治训话后,责令卸去这些人的枪支武装,劝其回乡种地,不再为反动派卖命。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告诉我们,当年他们不只一次看到陈毅等同志往来于宋宅。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就是与陶司令商讨军情战事吧。往事尘封七十多个春秋,这些老人娓娓道来,却还记忆犹新。

陶勇将军当年为何选择在宋氏祖居设立指挥部呢?我们从宋氏祖居所在地理环境可以想见一斑:熟悉郭村地形的人们都知道,与宋宅毗邻的原郭村食品站门前,过去曾有一座木桥叫严家桥,建在三叉港交汇处,向南沿庄台河岸可以直通老街,向东可以直达龙耳河,向西可以通往丁香垛(现丁阳)乃至小纪一带,水陆交通便捷,可算战略要冲。再者,宋宅东西两边还有羊肠小巷,可以通往不远处北边大池塘,这汪池塘水面不少于几十亩范围,况且可连接大片田野。一旦发生战事,进可出击,退可防守,有缓冲余地。陶勇将军在此驻足饮马,运筹帷幄,岂不决胜如神,万无一失!

在那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宋氏祖居曾经演绎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具有革命的传奇色彩,在郭村保卫战中功不可没,应该成为新四军战史上不容忽略的一笔。近年来,宋家的远近亲友及当地群众不时前来参观陶勇当年住宿与作战的遗址,观赏后花园的美丽风光。周边教育界退休老同志也十分关注宋氏祖居的陈年旧事,陆续来此观光访问。愿“红色遗珠”——郭村宋氏祖居在老区大地再放光华,为教育青少年一代续建新功,谱写华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