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77.html
□市委宣传部   多年来,扬州非遗保护坚持齐抓共管、积极作为,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夯基础、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独特的“扬州样本”。目前,扬州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9项、省级项目61项、市级项目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1人、省级82人、市级人。   一、出力抓保护,促进非遗“活”起来。一是自觉+自信,非遗保护“制度化”。市委市政府出台《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0)》、《扬州市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扶持发展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意见》,坚持聚力聚焦、培优培强,建设以雕版印刷、玉器、漆器、剪纸、琴筝、金银细工等扬州工艺和扬剧、木偶、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地方戏曲为一体的非遗产业基地,将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市场开发有机结合,建成多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建成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示范园区。二是常态+动态,非遗传承“活态化”。从年开始,政府每年补贴19万元,实施“扬剧周周演”项目,社区曲艺书场每年演出超过场。近几年,由政府买单的扬州市音乐厅公益演出项目、广陵周末剧场等,有近30%—40%的专项演出场次和节目是扬剧、古琴、木偶、评话、清曲、弹词等非遗项目。在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推广开展“一学校一非遗项目”活动,成为孩子们的兴趣课堂。漆器、玉器、剪纸、刺绣等传统工艺更多地注入现代生活的元素,推出了一批既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又有市场潜力的产品,形成了一批非遗活化的成果。三是融合+融入,非遗发展“产业化”。将非遗项目积极融入城市旅游等,提高覆盖面,放大影响力。成立“扬州工”专业委员会,大力打造非遗集中展示区,聚焦了扬州雕版印刷、玉器、漆器、剪纸、刺绣、毛笔等一大批具有“扬州工”特色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20多个。培育“中国古琴第一街”、谢馥春古典美妆等项目。举办扇文化活动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展,在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扬州峰会、第六届江苏书展期间专门设置“非遗展示馆”。   二、出新抓传承,促进非遗“强”起来。一是实施名家传承传世工程。从年开始,组织实施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工程,以传世、传承、传播为目的,分学术、艺术、技术三个门类,首批30位扬州文化传承人已完成生平学术资料的留存。其书和记录片合集《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在江苏书展上首发,被誉为非遗文化传承的“口述史”。从今年8月开始,又组织实施第二批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工程。二是实施“名师工作室”计划。积极实施“名家传承”计划,设立各艺术门类的25个文化非遗名师工作室,着力健全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和扶持政策体系。近日,文化非遗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市人才办每年补贴4万元,连续补贴3年。三是实施非遗标准化工程。积极探索运用标准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我市传统技艺,通过标准化提升扬州工艺的品质、创造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目前,全市共制定《玉器雕琢通用技术要求》《漆器通用技术条件》等服务业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2个,地方标准13个,市级服务规范40个。   三、出彩抓人才,促进非遗“传”起来。一是办特色班、培专业才。通过“自培+委培”、“专授+专培”模式,市政府以每年每人2万元的资助标准,在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开办了多届扬剧班、曲艺班、木偶班、淮剧班,大多数班均为3年制、6年制。以定向委培的方式为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和两家民营剧团分别开办了6年制和3年制扬剧班。选派优秀戏曲艺术表演人才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进修,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年,13名青年扬剧演员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成为百年扬剧史上的首批本科生。二是共建基地、共享利益。嫁接高端资源,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在扬州落地生根。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分别与中国戏曲学院、扬州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生源培养基地,解决了中专学历的限制问题。扬州市歌舞剧院与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合作,共建全省首家艺术类“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共同培养音乐舞蹈类高端人才。中国音乐学院在扬州设立“民族乐器研发基地”、“音乐科技系扬州教学实验基地”,培养琴筝技术设计、研究制作人才。今年8月,“江苏省木偶剧团”挂牌仪式暨惠民演出在扬州大剧院举行,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增挂“江苏省木偶剧团”牌子,标志着扬州杖头木偶的传承和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迎来了新起点。三是建平台、搭舞台。积极为非遗人才,特别是戏曲人才搭建平台、舞台,为他们成才创造条件。排演扬剧《县长与老板》、《衣冠风流》、《不破之城》,编创木偶剧《嫦娥奔月》、《个成语故事》,让扬州戏曲演员唱主角。3项剧(节)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一批非遗剧目荣获曲艺牡丹奖、木偶金狮奖等国家级奖项,以雕版印刷、玉雕、剪纸等为代表的“扬州工”斩获多项业内顶级大奖。(执笔:沈娟娟)扬州通讯中共扬州市委机关刊物gxun1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1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