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液晶显示技术海信赢得中韩龙虎之争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对此,海信给出的答案是4年。

日前,国家显示技术研发基地——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表露:在日韩等强国长达多年的技术封闭背景下,中国在液晶显示技术上突出重围,首次跃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海信率先借助液晶显示技术在全球市场上打响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战役。

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一场对目前全球4K高清电视市场排名前3的三星、LG和海信企业在市场上最高端的三款超高清电视(三星SUHD、LGOLED和海信ULED)10项显示指标的公然测试发现,海信ULED电视在显示的动态对比度、色采、亮度等核心指标上有明显优势,远超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产品。

这也正式宣布中国企业在液晶显示技术上,已成功打破长达30多年的被动跟随局面,不但实现了在这1领域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的打造和建立,还完成了与日韩等显示技术强国的同台竞技。

对此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的李晓华教授则泄漏,“当我们与海信研发团队沟通后发现,在参与评测3大品牌中,海信居然是唯一不掌握上游屏资源的企业。但是他们却实现了在显示技术上的历史性突破,这充分说明只要企业有技术创新能力,一定可以通过本身独有技术积累实现弯道超出。”

作为推动中国在全球液晶显示技术上成功逆袭的“最大元勋”——ULED技术,正是海信从2008年进入液晶模组产业后就开始布局研发的一项全新显示技术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成果,并于2013年推出全球首台运用ULED技术的电视新品,实现中国在液晶显示技术上自主创新零的突破。

正是基于过去五年多来在ULED技术上的延续创新与迭代,2014年海信成功向市场批量推出了全球首创的ULED电视,完成了中国在液晶电视上的自主话语权和地位的建立。同时也实现了在彩电市场竞争中以ULED电视正面阻击OLED电视的差异化博弈。

其实这并不是海信首次在彩电显示技术上的自主创新突破。早在2005年,海信自主研发生产音视频处理芯片“信芯”,打破外资企业在电视芯片上的垄断地位,引发国外芯片的售价腰斩。在2007年随着首条国产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投入生产,又成功化解中国企业沦为组装工厂的危机,让海信具有与外资企业正面叫板的实力。

在沉淀4年以后,海信再度以170项专利的ULED技术阻击日韩企业年投入近百亿美元推出的OLED技术,上演一场全球液晶显白癜风原因示技术的“龙虎之争”。更有意思的是,在2015年的美国CES展上,三星电子推出与ULED多分区独立背光控制类似的技术线路。这意味着海信不但将显示技术引向ULED新时期,还赢得在彩电市场4年发展的“先手期”。

海信以本身的市场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在液晶电视等核心技术上“靠化缘是不行的,必须靠自食其力的延续技术创新”。接下来,“激光影院”第二代产品也将推出,这意味着海信在全球彩电显示技术领域更具颠覆意义的战略之子再度落棋。

过去,如果说显示屏牵制了中国显示产业发展的“手脚”,那末不久以后将迎接“无框”的新显示时期。这也将是一场由中国企业海信主导的全新显示技术大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