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9322.html

记者昨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身份证管理所了解到,扬州朱姓人口众多,排名第七位,远高于其全国第14位的座次。

宝应朱家是科举大赢家

  记者了解到,宝应老城朱家巷有座著名的家祠“朱氏家祠”,为清湖北布政使朱士达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间。有门厅、穿堂、大厅、厢房共19间。建筑面积平方米,占地平方米,是宝应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之一,也是朱氏家族仅存的一座祠堂。

宝应朱姓系明初由阊门迁入,与刘、乔、王并称宝应四大家族。朱家以诗书起家,忠厚传人,中进士计九人,其中朱家巷一支从八三公至清末产生了七位进士、12位举人、3位副榜和至少40位贡生。最为称奇的是,还出现明朝朱应登、朱曰藩父子,清朝时期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朱家文人多,有“一门兄弟三进士两代世家五车书”的美誉。

文学家朱应登对

吴承恩有知遇之恩

朱家不仅出官,而且出大官,出好官,出文官。沙永祥向记者介绍了第一个是朱应登。他援引史料介绍,朱应登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也是扬州地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延平知府、云南布政司右参政等职。后因恃才傲物,中蜚语,被罢免职务回归故里。死时年仅50岁,去世后李梦阳为他作墓志。作为明中期文学复古派作家,朱应登用自己的创作积极践行复古派的诗歌主张,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寓在了诗歌吟咏之中,创作出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朱应登还高度重视人才建设,他对《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有知遇之恩。他闲居乡里时,认为吴承恩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为他日后的创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清廉之官

朱曰藩勤俭爱民

  第二位是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为朱应登之子。由于家学渊源,朱曰藩“幼而解音律,作诗句卓荦不群”,嘉靖二十三年(),朱曰藩进士及第,授乌程令。嘉靖二十八年()冬,曰藩由乌程令改官南京刑部,此后直到三十八年()擢九江知府。可贵的是,朱曰藩在学术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又注重同学术名人交往,接触,做官上保持清正廉洁,体恤安民。他的一生是以“君子之学有诸己,效用于时,随其分之所至,皆足以惠泽吾人”的用世精神而著称。去世时,除了书籍,竟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以至于丧事都无法办理。

扬州现有朱姓29人

其中

宝应

高邮

仪征

江都

市区

从数字上看,宝应、江都两地明显较多,人口占比最高为江都的0.41%,最低是仪征0.21%。扬州“朱”姓咋分布?

汉化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身份证管理所所长沙永祥介绍,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在汉化时不少改成了朱姓

排名扬州朱姓人口众多,排名第七位,远高于其全国第14位的座次

分布扬州共有朱姓少数民族成员人,包括回、满、藏、壮等多个民族回族人员较多,共人,土家族、满族分别以30人、25人位居第2、3位

与“朱”有关的地名多吗?

扬州至迟西汉时就有朱姓居住,《列仙传》中广陵人朱璜修炼成仙,可能是扬州朱姓最早的记载当前扬州与“朱”有关的地名较多,主要包括平山乡朱塘村、鲁垛镇朱斗村、西安丰镇朱郭村等9个行政村称“朱庄”小组的达个,称“朱家”的组(巷)也达26个

扬州朱姓起源于哪里?

扬州江都朱氏,始祖朱熹(宋),由江西婺源迁自扬州(明清)

扬州江都朱氏,其先祖大兴人,元末避难迁江都,始迁祖朱元善

维扬江都朱氏,始祖朱有年,字伯玉,号鹤斋(晋),始迁祖朱旺一(明)维扬江都朱氏,始祖朱穆介(唐)

维扬江都朱氏,始祖朱正,字莊卿(宋),始迁祖朱铭台,字维新,号儆斋

维扬江都朱氏,始祖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宋),始迁祖朱道兴,字祥伯维扬江都南成洲朱氏,始迁祖朱兰,字美之,号桂轩,行福一(明)

江都朱氏,始迁祖朱善,行胜一,先世自苏州迁润州(镇江),明迁扬州东乡曹王庙之西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1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