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

石姓源出有四:一曰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卫康叔卫封建立卫国。据《元和姓纂》所载,卫国第一代国君卫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公元前年前后),是卫国的贤臣。石碏孙石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卫康叔最初称“姬叔”,是周文王的儿子。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中,武王排行第二,康叔排行第九。姬叔初封“康”(今河南禹州北),成王时移封于“卫”(今河南卫辉),公元前年,得故商墟朝歌(今河南淇县)。卫康叔的八世孙公孙石碏,就是我们石姓始祖。从康叔而言,“姬”是父姓,“康”“卫”是国姓,“石”“孙”是分支,五姓同出一源。而“姬”姓源于黄帝,黄帝姓公孙,因居姬水而改姓姬。二曰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姬姓)又大夫石癸,宋国(子姓)又公子段,字子石,他们的后代都称为石氏。三曰“昭武九姓”之一。据《唐书》所载,当时祁连山北昭武城(在今甘肃省临泽县境内)有康居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成立了康、安、曹、石、米、何、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称为"昭武九姓"。唐高宗永徽年间,九姓先后归附内地。石国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四曰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石氏。又据《后赵录》载,有冉闵改姓石氏为石闵。《北史》载,娄氏有改姓石氏者。

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如春秋时楚国有石奢,郑国有石癸,周有石速;西汉时有石商、石奋。唐代,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今属山西)、河南(今河南洛阳)四处;平原石氏于唐元和年间以前已徙居广陵(今江苏江都);河南石氏唐元和年间以前有部分人徙居虢州(今河南灵宝)。唐初,有石氏族人自河南固始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至五代时已发展成闽南望族。后唐时,石琚自安徽寿县徙居福建同安,其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而且有部分人迁入广东。明朝洪武年间又有石玉全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其后子孙有许多人去台湾,进而又有远播海外者。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称帝,建号建平。石勒死后,由子石弘嗣位。不久,其侄石虎废石弘自立,在位15年。五代时期,有沙陀部人石敬瑭,于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被契丹册封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历时10年。

据年11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石姓人口万,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35%,列百家姓第63位,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山东、河南、河北五省。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而今,全国共有16个市县姓石,蔚为大观。其中,地级3个,县级13个。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其名称来源于石家庄村。石家庄村名最早见诸于明代,一百年前,石家庄是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仅百余户,六百多人,面积不足半平方公里,从年起,随着京广、石太、石德铁路的兴建,逐渐发展为现代都市,成为“天下第一庄”。旧称石门,简称“石”,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年),辖8区11县,代管3县级市,素有“北方粮仓”之称,因毛泽东主席在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又被誉为“新中国的摇篮”。石嘴山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级市,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年),辖2区1县,号称“塞上煤城”。石河子市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也是农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一个新兴城市,据《新疆图志》,石河子是原来城西一湖名,北有苇草湖又名石河子湖,东有泉水汇成的小河,河底杂石甚多而得名,面积平方千米,人口70万(年),被誉为“戈壁明珠,军垦名城”。石狮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部,面积平方千米,人口32万,系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相传隋代此处有一风穴,故名凤里,后建凤里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对石狮,名为石狮亭,商旅往来,以石狮为标记,久之遂成惯称。石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因“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得名,是地级荆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64万,系中国麋鹿之乡。石门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因县西有石门山得名,是湘西北门户,面积平方公里,人口70万,系中国柑橘之乡、茶禅之乡。石城县是江西省赣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以境内“四面环山,耸峙如城”得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28万,系中国白莲之乡。石台县别名石埭县,因秋浦河上游钓鱼台溪流中有三巨石壅塞,犹如埭堰,舟楫不通,故名,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享有“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之美誉。石楼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因县东有通天山石叠如楼而得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2万,系中国红枣之乡。石泉县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石阡县隶属于贵州省铜仁市,古属荆州南境,战国属楚,秦赢政28年(前年)置夜郎县,汉为夜郎国,明置石阡府,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5万,系中国温泉之乡。石棉县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2万,境内大渡河干流长79公里,有丰富的石棉、石材、石墨等矿产,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矿命名的县。石渠县隶属四川省甘孜州,面积平方公里,人口9万,石渠系藏语"色须"译音,因境内的黄教寺庙“色须贡巴”而得名。石屏县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县之一,因州南二十里有石屏山,苍翠高耸如屏,故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30万,系中国民族歌舞之乡。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原名路南彝族自治县,面积平方公里,人口24万。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三峡库区腹心,因县城南宾镇东部万寿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男女石柱"而得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2万,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白马镇地处涟源市南部,于年建镇,由原白马、田心、孙家桥三乡合一而成,西南与新邵县接壤,北与三甲乡毗邻,东与茅塘镇、龙山林场相连,距涟源城区22公里,镇域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4.3万,其牛角山村(原毛坪大队),系吾家乡。石壕村位于河南省陕县观音堂镇,受地理条件所限,石壕村夹在南北两座大山中间,东西一条沟是崤函古道的必经之路,人们依着道路建房,小村既像小街又像驿站。相传,古时经商或去京城赶考的学子,夜行至此便会投宿。许多人知道石壕村,源自于唐代杜甫的《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公元年,杜甫在战乱中从洛阳西行,日暮时分来到石壕村,就近投宿在村东的一个老翁家,恰遇到乡吏抓丁拉夫,于是写下了“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村名叫石壕倒是名副其实,除了村子西南山坡上有条石壕沟外,村子里到处可见石头、石房、石窑、石墙、石桥等。石壕村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1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