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丁强讲淮扬菜文人舌尖与笔尖上的
第二十二期《抱青风雅夜》由丁强老师为大家带来《淮扬菜——文人舌尖与笔尖上的江南》。 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从南到北,自古至今,于中华大地自成体系。此次丁老师从《周礼》中所记述“先秦八珍”开始向大家介绍了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其中还强调“周八珍”中的美食之一——盖浇饭,可谓最古老。 丁老师绘声绘色的介绍过先秦时期的美食以后,紧接着跟大家聊起了中国的四大菜系:由北向南依次为——以山东为中心的鲁菜、四川为发源地的川菜、以江苏为主的苏菜以及广东的粤菜。总结道:四大菜系是从清朝开始慢慢形成了以地域特色为主的菜系格局,是中华大地上大江大河与历史文化的恩赐。 从地域文化了解了四大菜系之后,丁老师正式带大家进入主题——以“维扬菜、淮扬菜”为核心的江苏菜。自古文人亦是离不开美食,西汉时期的淮安人——枚乘就在《七发》中记录了第一份淮扬食单。隋炀帝虽贵为天子,但三幸江都不仅将当时的中原美食的烹饪技法带进扬州,更促成了美食的一次南北交融。 而到了宋朝,当大文豪欧阳修遇上淮扬美味以后,不仅时常设宴,更是给淮扬菜系注入了文学气息。此后的苏东坡与四学士更是“飞雪堆盘烩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至此,文人墨客给淮扬菜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宋代以后,苏州的文化崛起也形成了淮扬菜明显的时间和地理分割线。其中,林洪的《山家清供》、韩奕的《易牙遗意》、高濂的《遵生八笺》、朱彝尊的《食宪鸿秘》、李渔的《闲情偶寄》、袁枚的《随园食单》、顾仲的《养小录》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应了文人对烹调饮食的讲究。淮扬菜则更是以厨艺精湛、选料严格、刀工精细、注重本味、味兼南北、讲究火工、富于变化等特点而越来越受人喜爱。 讲座的最后,丁老师向大家逐一介绍了六道经典淮扬菜:火腿炖肘子、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冰壶珍、烫干丝、五丁包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sh/9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连淮扬镇全线征地调查启动宿扬高速20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