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任姓
任姓(“任”作姓时念rén);年前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人口约五百三十二万余人。在《百家姓》中排第58位。 源流一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芊等八姓。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国语·晋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源于有风姓包氏,《三皇庙碑》载:包羲伏羲氏创字作八卦,子少典。《史记》载:黄帝,少典之子。任姓出自黄帝少子禺阳的后代,属于帝王赐姓、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记载,任氏是五千余年前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荣传统的姓氏。《姓纂》:「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氏,一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通志·氏族略》:「或云黄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为姓,一为任氏,六世至奚仲封薛。又云黄帝之孙颛顼少子阳封于任,故以为任氏。又任为风姓之国,实太皞之后,主济祀,今济州任城即其地。任姓之任,任国之任子孙,皆以任为氏。」 隐公十一年左传疏:「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西周初期,有谢氏、章氏、薛氏、舒氏、吕氏、祝氏、终氏、泉氏、毕氏、过氏这十个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国,是由任氏分支出来的。又据《左传》上有一句话说:“不敢与诸任齿”,其中所谓的“诸任”,指的就是这十个姓氏,为西周贵族大姓,因此不敢与其争辩,可见当时任氏族的显赫。 源于风姓,《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暤与有济之祀。”太暤之后,出自太皞氏(伏羲氏)之后裔的封地任国(即任城),属于以国名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朝初期,周成王找寻上古帝王太皞氏(太昊)的后裔,分封于任(今济宁任城)、宿(今山东东平)、须朐(今济宁)、颛臾(今山东平邑柏林乡)四国。后来在春秋晚期,鲁国执政上卿季孙想要讨伐附庸的颛臾国,还被孔子讥讽为“祸起萧墙”。春秋战国时,弱小的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等大诸侯国,直至战国末期的七雄之间依然顽强地存在。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方废黜了任国而置任城县。 又少暤,名挚,有挚国,任姓。 源流二源于天干第九位“壬” 远古部落联盟时期,炎黄先祖,登泰山祈祷,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据天意,两两而合,命名五大宗族,并铸十鼎,永铭天德。其中,皇族标记“丁壬”。 皇(丁壬)。任地(今任城)为大本营。壬人首领称“皇”,皇手持规矩,由此衍生其他重要部落。壬娶丁,壬丁合文,诞生“皇”字,丁+壬=皇=车。自称规矩皇族、人皇、轩辕(因皇族是造车的,皇祖奚仲为夏车正),规矩或车是皇族任氏象征图腾。皇族发明了车,为纪念皇族功德,将壬丁合文,又创造了新字“车”,由此,轩辕皇族,名震华夏。壬所生的人,将壬加人,自称“任”。壬人又称仲,为何?任氏以壬为父,以丁为母,将“壬”“丁”两字叠加镶嵌合文,又形成“中”字。壬+丁=中,“中”又加“人”字旁,是为“仲”(人+壬+丁=仲),任氏自称仲,表明是壬丁之后。所以任又称仲,带仲字都属于任氏,例如奚仲、挚仲氏任、仲虺,仲即任氏,含有丁的信息。中即壬丁合文,中=皇。中亦为中华之中,号中华、中原、中国,执中守一,不逾矩,墨守成规,中华圣贤皆明察皇中本义,谨遵规矩皇训。壬乃辛之子,为纪念辛,武王伐纣后,又将皇族任氏封在薛。 帝(癸戊)。癸+戊=帝。皇族的儿子戊即帝族,戊娶癸,产生了帝族,帝(羲)字即戊癸合文。癸+戊=帝(或“羲”、“舜”字)。戊手持斧钺,武威四方。戊人自称“我”(戊变体)。帝族后代称呼戊为“先(戊人)”,戊的命令称为“告(戊口)”。癸的后代,诞生了两个重要的姓氏:姜、姚(癸+女=姜=姚)。 夏(甲己)。甲+己=夏。己甲连读为夏音。甲为农神,即神农氏,夏人建立夏朝。传至太康失国,少康被迫逃亡任城,她母亲缗,就是皇族任氏之女。壬生女为己,己就是夏人首领妻子庙号。少康在外祖父皇族任氏的帮助下,驱逐东夷,夏人在战斗中发明了铠甲,故命名为“甲”,夏人身穿铠甲,不畏弓矢,大破东夷,史称少康中兴。汤武革命后,成汤将夏人封在杞,以纪念夏人是己的后代。 殷(乙庚)。庚+乙=殷。乙庚连读为殷音。盘庚迁殷,史称殷朝。 商(辛丙)。辛+丙=商。高辛后代建立商朝。上辛下丙,即商字。辛+丙=商。商和殷是宗亲同盟国。 源流三源于官位,出自商、周初期官吏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壬,即西周初期六卿之一的的地官之长,就是后世的大司徒,后加“亻”偏旁俗称任。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任,即壬,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敎万民而宾兴之。”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土地和国民,负责国内田地耕作和征发劳役。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到了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称司徒。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依《周礼》置六官,大司徒为地官府之长,以卿任其职。 在大司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先祖的官职古称为姓氏者,称任氏。 源流四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⑴.满族舒舒觉罗氏,满语为SusugioloHala,属于满族老姓之一,源出辽国初期的古老的渤海国靺鞨族,世居黑龙江中下游两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任氏。 ⑵.满族仁佳氏,满语为IingiyaHala,世居司旺堡(今黑龙江铁力)。清朝初期即多冠汉姓为任氏、仁氏。 源流五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哈尼族、瑶族、回族、土族、羌族、水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任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任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人皇王耶律·倍之子耶律·宣,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人皇王,是辽太祖耶律·阿保基之长子耶律·倍的封号。辽天显元年(公元年),辽太祖灭渤海国,在其地重建东丹国,封耶律·倍为人皇王,用汉族法制统治其地。辽天显元年(公元年)农历8月,人皇王归朝。农历11月,人皇王率群臣请于太后:“皇子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太后从之,是日耶律·德光即皇帝位,是为辽太宗。辽天显三年(年)农历9月己卯,辽太宗幸人皇王府邸,后派遣人皇王出使后唐政权。辽天显六年(年)农历3月辛未,辽太宗召大臣商议军国大事。人皇王妃萧氏率东丹国僚属觐见。不久,人皇王在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惨败,因而投奔后唐末帝李从珂。辽天显十一年(后晋天福二年,年)农历闰11月,后晋高祖石敬瑭率军攻至河阳(今河南孟州),李从珂穷途末路,要耶律·倍与他相陪一起自杀。耶律·倍不从,李从珂就派人将其杀之,然后李从珂举族自焚。后晋高祖下诏收其士卒战殁者瘗(堆)于汾水之上,以京观(古代将阵亡者的尸体堆筑成丘,称作“京观”)。 耶律·倍被杀害后,其子耶律·瑄携族分逃以避祸难,并相约以父亲“人皇王”之首字谐音汉字“任”为姓氏,其后代均称为任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源于巴民族,出自秦、汉时期板楯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记载:“巴夷帅中有任氏。”在《魏书》所指的“巴夷”,就是历史上人们所称的“板楯蛮”,是先秦末期至汉朝时期活动于川东地区的古民族,为古代巴人的一支,又称作白虎夷、白虎复夷、賨人、巴人等。板楯民族主要分布于川东,在四川阆中一带。在两汉时期主要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这七个姓氏。板楯民族善长弩射,长于狩猎,沿今嘉陵江流域居住。因为该民族在作战过程中使用木板为楯,冲锋陷阵,至死不退,因此被称为“板楯蛮”。相传,还在秦昭襄王嬴则当政时期,板楯民族就曾协助秦国除虎患,因有大功,秦昭襄王特赐以土地,并免征赋税。汉朝初期,板楯民族掉过头来大力协助汉高祖刘邦大战秦军,为汉高祖定鼎关中立下了赫赫功勋,并且由于其俗喜歌舞,还创有著名的《巴渝舞》,所以得到了汉高祖的高度赞赏,将其收为汉朝庙堂舞的一部分,并下诏“板楯世减其赋”。 到了南北朝时期,板楯民族中出现了汉姓任氏,应为汉民族融入的结果,其渊源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八源于党项族,出自西夏王朝党项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党项民族,是鲜卑拓拔氏的后裔分支,创建有著名的西夏王朝(~年)。在西夏政权当中,多仿采宋朝的汉制,包括机构、官位、礼制、文字、司法、生产与生活方式等,虽然两国世为敌对国家,战争频乃,但民间往来并没有断绝,在文化、贸易上时有往来,甚至包括婚姻等。在北宋仁宗赵祯宝元元年(西夏景宗大庆三年,年)李元昊称帝之前,党项民族中未见有汉姓任氏,多有汉姓李、赵二氏,是为唐朝贞观八年(年)鲜卑拓拔部党项氏族首领拓跋·赤辞降归唐朝后,由唐太宗李世民赐姓为李氏。吐蕃民族北上扩展后,散居在今甘肃南部与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内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一带。到了唐朝末年,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因参与辅助唐朝镇压了黄巢起义,升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再次被赐姓为李氏,同时赐封其妻室族系为赵氏,李思恭进爵为夏国公。从此,夏州鲜卑拓跋氏皆改称李、赵二氏。宋太宗赵匡义即位后,授党项部落首领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发兵前往接收统治权力。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坚决反对降附北宋王朝,率领族属逃奔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建立政权反抗宋朝。李继迁,就是西夏王朝开国景宗皇帝李元昊的祖父。 因此,党项民族中的任氏,当为与宋朝汉民族联姻的结果。南宋理宗赵昀宝庆三年(成吉思汗铁木真二十二年,年),蒙古汗国灭西夏,党项任氏族人大部分迁逃江南宋地,逐渐汉化,成为汉族任氏的一支。 郡望堂号编辑任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 东安郡 治所在今浙江富春县。水薤堂:水薤堂是非常著名的一个。这个堂号和东汉名士任棠有关。任棠,生卒年不详,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他学问很大,不愿出仕为官,就在家教书为生,是当时著名隐士。既然是名士,地方上的官员免不了前来来拜访。面对殷勤前来的父母官,任棠却常常避而不见。东汉时,天水郡改称汉阳。不久,新任汉阳太守庞参到任,依例前去拜访老者以及贤者,任棠自然在此之列。庞参是河南缑氏人,他文武兼备、谋虑深远,年少时被推举为孝廉,出任左校令。当时边患频繁,他主张屯边备战,行休养生息之道,减轻赋税以待养精蓄锐,可谓忧国之士。另外,他为官正直,处事干练,声誉甚佳。不过,庞参在任棠这里,并没有受到什么欢迎。庞参到时,任棠正在家等候。见到新的太守,任棠既不迎接也不说话,只是把从地里刚拔出的一颗薤(一种杂草)摆到桌子上,又在堂前放了一盆清水,随后抱着小孙子跪在堂前。庞参就被这样晾在一边。随同庞参而来的主簿十分恼火,连忙呵斥任棠狂傲之至,竟敢怠慢太守。明理通达的庞参却挥手制止,他瞅瞅这桌上地下的两样东西,又看着堂前任棠,沉思良久,终于悟出了任棠的用意。他回头对随去的属员说:任棠这是在教导我:放一盆清水是希望我做一个清官;拔一株大薤,是希望我能铲除欺压百姓的豪强;他抱着孙儿长跪在堂前,是希望我能够爱惜民力,抚恤老弱病幼。他,不愧是贤人啊。既然悟出来了,庞参就欣然拜谢而去。随后,庞参在汉阳太守任上,抑强扶弱,实施惠政,发展生产,很得民心。后人就由任棠和庞参的这次交往,概括出两个成语:拔薤诛茅,置水之情。前者意为:居官应刚直不阿,敢于诛除强暴;后者意为:陈述民间疾苦,希望当权者廉洁自持,体察民情。由是,任棠用清水和大薤暗示庞参广兴仁政之事成为了一段佳话,留下了“任棠水”之名,为人称颂,后世任姓族人就以“水薤”为堂号来纪念这位任姓先人。任姓其它堂号有“九真”、“玉知”、“叙伦”、“吏部”等。 5家谱文献编辑河北 河北卢龙任氏族谱三卷,(清)任保合纂,清咸丰六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省卢龙县地名办、河北卢龙县文物管理所。 江苏 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分支集族谱八卷,(明)任钦始修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年),(清)任承烈续修,清光绪九年(公元)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後分支辑族谱八卷,(明)任钦始修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年),(民国)任承铸续修,民国十九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如皋任氏大宗谱续修如皋支系十二卷,(清)任大时等辑,任为霖等续辑,民国十三年(公元年)石版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无锡梁溪任氏宗谱二十卷,(民国)任鸿声等修,民国十年(公元年)乐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宜兴荆溪任氏家乘十二卷,(明)朱仲始修于明景泰四年,(清)任道镕续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宜兴任氏十三修家谱十六卷,(明)朱仲始修于明景泰四年,(民国)任承弼续编,民国十六年(公元1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苏宜兴任氏宗谱十六卷,(民国)任葆仁、张大龄等六修,民国五年(公元19l6年)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 浙江萧山任氏家乘十六卷,(清)任以治等重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任氏家乘二十卷,(清)任丙炎、任兰陔等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萧山埭湖任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任荣光等四修,清光绪六年(公元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东山、浙江余姚姚江任氏宗谱十二卷,(清)任开诚、任德增重修,清光给三十二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古堇任氏宗谱十六卷,(民国)任良球、张永睦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氏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南梅阳任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任尚修,任孝镛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氏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嘉兴任氏宗谱九卷,首三卷,(民国)任松年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年)铅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海盐任氏家谱五卷,首一卷、宗支全图三卷,(清)任昌运等纂,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浙江绍兴越城任氏家谱,(清)任元运编,清嘉庆元年(公元年)序,清光绪七年(公元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台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四川省图书馆。 任氏家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一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东洲任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杭州大学图书馆。 高演任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九年(公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两卷。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鄞县剡东乐安任氏宗谱五卷,(民国)任永谟重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图书馆、浙江省嵊县中爱乡马鞍桥村。 浙江鄞县剡东方山任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嵊县图书馆,今仅存有第四~五卷。 浙江浦江浦阳重修任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第七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浦江县档案馆。 浙江黄璜山任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任尚歧等修,民国十二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安徽 安徽旌德任氏宗谱六卷,(清)任有馀、任全松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年)叙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旌德任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任起煃纂,民国十三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怀宁渌水任氏宗谱十三卷,(清)任鹳峰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年)庆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 福建闽候君山任氏族谱,(清)任朝宁重修,清雍止五年(公元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闽侯君山任氏支谱,(清)任正沛等续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 山东东昌东郡任氏族谱五卷,(清)任春祐等修,清同治六年(公元年)登瀛阁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南 河南叶县任氏家谱,(清)孝思堂任氏合重修,清咸丰十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叶县档案馆。 湖北 湖北新洲任氏宗谱二十卷,首四卷,(清)任开恒、任开第等创修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年),(民国)任嗣黄、任万东续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 湖北新洲任氏宗谱十八卷,(民国)任嗣黄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冯铺乡。 湖北谷城任氏族谱三卷,(民国)任联芳撰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年)铜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谷城县图书馆。 湖南 湖南宁乡沩宁任氏家谱四卷,(清)任龙文修,任孟元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任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年)乐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任氏族谱,(清)任月盛修,任正官纂修,清光绪八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卷首上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陋任氏家谱九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任际盛修,任世鼎纂,民国七年(公元年)乐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常德任氏族谱,首一卷,(民国)任月樵纂修,民国六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存卷首、卷1) 四川 四川剑阁任氏族谱一卷,(民国)周绍文撰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剑阁县张王乡。 四川宣汉任氏宗谱六卷,(清)任有瑞编订,清同治四年(公元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有第二~三卷、第六卷。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档案馆。 贵州任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贵州省图书馆。 字辈排行编辑山东济宁、菏泽:(以任不齐为始祖,自86世起)仲师仰大典,明堂宣恩章,孝贤承先训,佑启家盛昌。 山东滕州:国培开泰振,世泽衍秀昌。 山东东阿:金广尚怀德,保全万世兴。 山东平阴:立天开兆祥,永怀玉文光,尚德泽士轩,炳元吉大芳。 山东海阳:鸿福传延广,清修积泽长,庭荣昭懋德,泰贵庆家祥。 河南项城:天尚德敦孝,义永久广传。 河南信阳:中新广大,元吉隆昌 河南叙伦堂:光嘉鋕廷本,文起全治芳。明士有之采,兆吉则廸长。元亨利贞若,福禄世荣昌。共际风云会,永清四海长。 重庆开县:文龙熙震奇仕,本毓嘉嗣传芳。立兴敦崇大道,亦世自致选扬。南柯学以为上,敬之至克茂中。侯伯奕如富有,叔仲臣其均同。 河北承德:自绍焕国先,年受万久长,延兆文书显,科井志家昌。 江苏如皋:允远士大中,万正吉顺太。 江苏连云港:玉开宝忠芝,礼义加香远,诗书仕则长。 山西孝义:毓圣成真体,子元朝玉廷,家法宜世守,国泰志民宁。 陕西安康:(年)金玉成品,道德俱兴…另一支:忠正,金玉成品,国运昌… 湖北房县:成家立国中,传世志光大。 重庆彭水县:庆邦金文中,思天旦大胜,星裔壬洪远,永正国朝清(八派之一) 山东滨州邹平县:景仰维行,永怀在心,家修廷献,才德同生,思念为可,务敦立敬 山东泰安道朗镇:天忠文学建,立志传家久。 山东新泰汶南镇:有善之家,乃得永昌,吉祥如云,声达满香。 山东德州宁津县:天吉朝大,秉福书玉,宝洪世。 8通用联编辑四言源于有熊; 望出东安。 指任姓源流与郡望 任城世泽; 禹阳家声。 任氏得姓源流。“禹阳”,黄帝少子 三朝贤任; 四体精华。 上联:典出南朝梁大臣、学者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历任宋、齐、梁三朝,宋时曾任太常博士;齐时任骠骑将军,扬州刺史;入梁,任黄门侍郎等职。他长于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时称“任笔沈诗”。有《任彦升集》。 下联:清代著名学者任大椿,字幼植,兴化人。任礼部主事,兼《四库全书》修纂官。有《弁服释例》、《字林考逸》等 西川智士; 南海名臣。 ·上联:西汉末阆中人任文公,少年时从父亲那里学得天文历算之术,曾任司空掾,平帝时称病归乡。王莽时,他推知天下要大乱,携全家隐居于子公山,避免了战乱之苦。他见武担山有石折断,叹道:“西川智士死了,我来担当吧!” 下联:秦朝人任嚣,秦始皇时官南海尉,曾平定了扬粤之乱。秦末农民起义中,他率众修筑关隘,使当地得以太平 诗传文母; 梦应才人。 上联:商末太任,妊姓,王季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性情端庄,德行高尚。据说她怀孕时,眼不看黑色,耳不闻淫声,口不出傲慢的话,君子说她善于胎教。《诗经·大雅·思齐》有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女。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歌颂了太任的庄重娴静,王室之妇周姜的宽厚可爱,文王之妻太姒继承美德,哺育儿男,使王室人丁兴旺。 下联:任昉,相传其母当年梦五色彩旗,四角悬铃,有一铃坠入怀中而孕,占卜者说:“定生才子” 五言三怕传佳话; 九真播美名。 上联: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生平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人。 下联:东汉官吏任延,字长孙。年十二,明春秋诗易,显名太学。号为“圣童”。建武中征为九真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于是人知种姓,生子多以任为名 蛟川显诗意; 东瀛留画壁。 上联:清代画家任熊,字清长,萧山人。工花鸟山水,尤擅长人物。尝居蛟川姚梅伯家,为作《大梅山民诗意图》一百十二帧,不一月而成。 下联:元代画家任康民,尝游日本,于君台观画山水人物两壁。名列《支那画有人名辞书》 六言功纪云台之上; 贤表兰亭之中。 典出唐代名人任疑 父子俱标劲节; 兄弟继知益州。 上联:指北宋眉山人任孜、任伯雨父子。任孜,字遵圣,以文学气节为乡里推重,官至光禄大夫。任伯雨,字德翁,进士出身,历官右正言、权给事中、度支员外郎。文章笔力雄健,为官敢于直言。 下联:指北宋济阴人任中正、任中师兄弟。任中正,字庆之,进士出身,太宗至真宗时历官大名府通判、秘书丞、江南转运副使、枢密直学士、益州知州,仁宗时官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在益州注重教化,受百姓爱戴。任中师,字祖圣,进士出身,历官枢密直学士、益州知州,后经宰相吕夷简推荐,官枢密副使、户部侍郎。为官正直,生活俭朴,曾弹劾转运使韩渎贪污事。 七言四库全书大椿力; 一盅清水任棠情。 上联:清代学者任大椿。 下联:东汉学者任棠,汉阳人。修居教书,有气节。太守庞参拜访,任棠不睬,仅献清水一盅,薤草根一枝,并把小孙儿伏于门下。庞参醒悟:献清水者望其做清官也;送草根者请其剪除豪门也;伏孙门下者希其开门恤孤也。故后称执政者为百姓做好事为有“任棠之情” 充海阔天空之量; 养先忧后乐之心。 唐代文学家、抗倭将领任环撰联。 十言河洛渊源,载笔人称书苑; 簪裙辐辏,龙门共仰经生。 ·全联指任昉 十言以上数典重先封,问周宗既灭以还,谁为庶姓? 降灵符列宿,自汉室中兴而后,代有传人。 典故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候争长。 上联:查询典籍,我人皇任氏历代分封,问你周朝宗室:“周朝灭亡之后,谁为庶民之姓?” 下联:星辰降下吉祥灵符,汉室中兴之后,我任氏代有传人。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 亚伟地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5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菱社微拍08期拍卖10月6日星期四
- 下一篇文章: 财经润泰化学向苏州银行泰州分行贷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