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545965.html
说起七河八岛,扬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这“七河”中,有一条人们鲜知的河道——横河,它是七河中唯一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是今芒稻岛、金湾半岛、自在岛等南侧的重要界河。横河最早始于西汉,距今已有年历史。自明代开创淮水入江之路,这里成了淮水入江的第一门户。横河始于西汉七河八岛中唯一东西向河流

  “七河八岛”是一处特殊地形,位于泰安镇和湾头镇辖区,由7条河流以及由其分割而成的8个岛屿组成。说起七河八岛,其实不止七河。据扬州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南北向自西向东有七河:京杭大运河、壁虎河、新河、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高水河;还有唯一一条东西向河道——横河。“这条河是构成七河八岛的重要界河。”徐炳顺说,目前该段长5.5公里,是今芒稻岛、金湾半岛、自在岛等南侧的界河。

卫星地图上的横河(横向即东西向的河流),纵向河流自左向右分别为凤凰河、太平河、金湾河、高水河,三片陆地自左向右分别为自在岛、金湾半岛、芒稻岛

  横河始于西汉年间,当时是运盐河上段,西起湾头闸西侧与邗沟古道交界,东经湾头镇至如皋潘溪。隋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自茱萸湾开始,经江都宜陵向北,过高邮,北入射阳湖,过今淮安区末口入淮。明代后期,已有淮水由茱萸湾向东达芒稻河入江,其中今湾头镇至芒稻河段实为西汉运盐河上段,俗称横河,原亦称古运河,简称古河。

曾是运盐通道后为淮水入江的第一门户

  “横河原称古运盐河,这是因为它曾是运盐的通道。”徐炳顺介绍,在西汉年间,横河的主要作用就是运盐,到了明代变为漕运河道,由白塔河向北进入运河。而在明代后期,横河成为排淮水的重要河道。“这里也是淮水入江的第一门户。”

  在七河中,横河的历史较早,而其他几条河道的形成多少都与人工导淮有关。据了解,年,为防止明祖陵被淹和保护漕运,时任总理河督杨一魁接万历皇帝旨意,开始实施“分黄导淮”工程。“七河”作为“分黄导淮”通道,拉开淮河水自扬州入海、入江的历史。   徐炳顺介绍,淮河水正式进入扬州是在年。从明万历二十三年()开第一条淮河水入江河道金湾河算起,到清道光八年()开最后一条入江河道新河止,前后长达年。

七河八岛构成扬州历代河道展示馆

  七河八岛,位于今日湾头镇京杭运河以东,至江都区仙女镇高水河之间,明代以前只有邗沟故道和运盐河(今称横河)。万历二十四年()导淮入江,开挖金家湾河,北自金家湾,西南至湾头,东至仙女镇之间,三角形地带被河道包围,这是有“岛”之始。康熙时导淮重开凤凰河,一岛变两岛。乾隆年间导淮扩拓壁虎河、再开挖太平河和金湾河,岛数倍增。道光时开挖新河再增一岛。年9月,在瓦窑铺东南与古运河之间平地开挖3条引河,又增加3个小岛。年开挖瓦窑铺至六圩入江的京杭运河新航道,与原来的运河(邗沟故道)之间形成红星岛(就是现在的茱萸湾景区)。所谓七河八岛至此形成。

  “其实,七河八岛几乎涵盖扬州的历代河道。”徐炳顺说,这里有最早挖凿的邗沟,汉代的运盐河(今横河),隋代的山阳河,明代的金家湾河、壁虎河、凤凰河、芒稻河,清代的金湾河、太平河、石羊河、新河,解放后的大运河、高水河。“完全就是一个扬州1:1历史河道展示馆。”

动植物天堂有多种土生水植物

  如今,“七河八岛”所在的区域,已成为苏北平原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生态湿地。正因为有了“七河”的滋润,鲜有人居住的“八岛”成了动植物的天堂。“七河”中的水野菱、芦苇、水菖蒲、荷、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河岸上的篱天剑、泽漆、泽生香豌豆、燕麦;“八岛”上的杨树、旱柳、水杉、枫杨、构树……无不透出原始的神秘气息。   据不完全统计,“七河八岛”区域,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种类有多种,而且绝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相当一部分是耐水、亲水和水生植物。

自在岛生态之窗体育休闲公园位于凤凰河和横河相交处

  七河上的渔船,时常成为人们赏心悦目的风景,其实这“七河”也是鱼类生态重要通道。水中的生物,特别是鱼类,许多都有到湖泊“饱餐”的传统。刀鱼、河豚、鳗鱼、螃蟹……它们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三江营、廖家沟以及“七河”,到达邵伯湖、高邮湖和宝应湖,享受湖区丰盛的饵料。

  据扬州野鸟会的观察和走访,七河也是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一环。这里不仅是候鸟迁徙路线,还是候鸟补给食物的“驿站”。在高水河,每年冬天可以观测到成群鸻鹬类的候鸟;京杭大运河、壁虎河、新河等,则是红嘴鸥的常年“驻地”;太平河边的滩涂地,也是绿翅鸭等的福地。因为“七河”所在的区域食物充足,所以是水鸟如白鹭、夜鹭等的永久驻地。

延伸阅读

“七河”中的明清两代河流

运盐河:明代首开排泄淮水入江的河道,今依然有排淮水作用,亦可通过运盐闸向邵伯湖补水。原名金家湾河、渟家湾河。明万历二十四年(),总理河督杨一魁分黄导淮时开成,并建金湾、芒稻泄水闸,为首开排泄淮水经芒稻河入江之河道,扬州导淮入江由此而始,距今已有余年。年建成运盐闸,运盐闸上段仍称运盐河,运盐闸以下至芒稻闸以上称高水河,是南水北调的送水河,也是淮河入江诸河中唯一首尾通航河道(上达京杭运河,下通长江),汛期仍服从淮河行洪。

壁虎河:排泄淮水归江的重要河道之一,位于湾头镇以北,上与京杭运河相通,下至新河口下,长1.72公里。明末已有此河,始建时间,史载不详。上接运河,下通廖家沟,原为运盐河(一名茱萸沟、邗沟,今称横河)一分支。排泄淮水向南进入廖家沟流入长江。明末,口门有桥,名为壁虎桥。清末已成为淮水入江的主要口门,宽达余丈。

凤凰河:淮水入江之前是一条小河(何时开挖待考),明末时口宽只有1.26丈,临运河口有桥,名为凤凰桥,桥下设三合土坝,向南流入廖家沟南下入江。清末时口宽已达23丈。

芒稻河:芒稻河是我国东线南水北调抽引长江水的通道,是排泄淮水和里下河涝水入江的通道,是由江达淮的通道。芒稻河以芒稻山(今已无此名)得名。后人以河道弯曲似蟒,又名蟒导河。今是江都区、科技新城的界河,河东为江都区,河西为科技新城。明万历二十四年()淮水首由芒稻河入江,创淮水入江之始,遂成为明、清时排泄淮水入江的主要口门、最大的排洪河道。乾隆时河臣称此为淮水归江第一尾闾而享盛名。

廖家沟:淮河归江主河道。该沟上起横河,南迄羊尾,与夹江汇合后东流入长江,是排泄淮水入江最大的河道,长12.51公里。明末以前已有此沟。壁虎河、新河、凤凰河至万福闸皆汇入廖家沟,万福闸南3公里处,又有太平河注入。廖家沟的排水能力之大,全国绝无仅有,誉为“天下第一沟”。

太平河:位于今太平闸南北,北至邵伯湖连通京杭运河邵伯湖航道,南达廖家沟,长9.92公里。该河始凿于乾隆十年(),北端分汊,名为东湾、西湾,并建三合土坝两座,各宽75米,故曾名东西湾引河。

金湾河(含董家沟):始凿于清乾隆二十六年(),又名金湾坝河。金湾河由邵伯湖口至芒稻河全长12.32公里。两岸堆土甚高,土质坚硬,可见当年工程艰巨。年在此建起凤凰岛生态旅游区。

新河:排泄淮水归江的重要河道之一。位于今万福闸北侧,上接京杭运河邵伯湖航道,下接壁虎河,长3.96公里。清道光八年()农历正月,由江南河道总督张井奏开,至此归江河道布局全部形成,以后未添新的归江河道。新河在今横河南与凤凰河、壁虎河汇合后入廖家沟。

来源:扬州晚报,部分图片为新城君所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