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JIANG

DU

FA

YUAN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区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法院关于为全区法治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结合本院工作实际,经研究制定“一庭一策”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合同执行和破产办理质效,为江都“都好办”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4月15日上午,江都法院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网易、现代快报、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电视台江都广播、江都日报、扬州电视台江都频道等多家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江都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靳有强向媒体记者们介绍江都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找准法院工作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法院立案、审判、执行联动成效,为全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江都法院立案庭庭长陆兵

“指尖诉讼”提升便利度。按照“便捷高效、智能精准”要求,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延伸立案、24小时自助立案、网上缴费等方式,在立案环节实现涉企纠纷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最多跑一次”推进到“最好不用跑”,从立案、送达、证据交换、调解、开庭到执行“一入口全链条”办理,让群众切身感受指尖诉讼的便利。

解决纠纷“向前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将法院调解工作置于党委政府社会治理格局之中,积极推进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协调配合,推动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在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推进与区大数据局的深度合作,完善“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坚持解决纠纷“向前一步”,探索依托“1+N”大数据平台推进诉前调解,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江都法院民一庭庭长刘建中

守护百姓“钱袋子”。强制检索民间借贷纠纷的关联案件,通过对借贷主体、关联案件的审查,从源头上确定案件审查方向、审查步骤。严格证据审查,加强依职权调查取证,不简单依据表面证据判案,不简单以调解、撤诉结案。提高复杂民间借贷案件识别度。对辖区民间借贷案件多发地和人群适时开展法律咨询、讲解等活动,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江都法院民二庭庭长殷桂宏

织密破产处置“联动网”。贯彻落实《关于建立江都区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联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筹推进破产程序中的业务协调、信息提供、维护稳定等事项,妥善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企业职工安置、职工社会保险缴纳、税收减免、财产变现等问题,推动实现破产处置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不断提升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感受“司法数字正义”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互联网+”智慧法院工作机制,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审判工作的深度结合。推进数字化法庭、移动“微法院”、互联网法庭、人民调解平台的深度应用,大力推广网络债权人会议,充分发挥司法网络拍卖优势,降低破产案件协调处理成本,提高破产审判工作效率。

江都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应都

“执行一件事”平台。对接相关部门,搭建建立“执行一件事”平台,推动实现高频协作事项“一网通办、一键办妥、一日办结”。健全打击恶意逃避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拒执罪”的打击力度,用足用好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罚款、拘留等执行措施,以节点管理促执行效率提升。清理一批“僵尸企业”,将严重失信且无法运转的企业推动“执转破”。进一步健全破解执行难长效机制,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完善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建设。

江都法院刑庭庭长帅立平

筑牢市场经济运行“安全线”。依法严惩各类侵犯财产权犯罪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税收征管中的职务犯罪,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严格执行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释,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江都法院行政庭法官赵峰

行政“一案一建议”。助推“放管服”改革,发挥行政裁判对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维护、指引作用。促进行政机关诚实守信履行法定职责、合同义务,结合审判实践为行政机关提供决策引导、风险预判、法律咨询。建立行政机关败诉案件“一案一建议”制度,主动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江都法院综合办主任梅勇华

“江法慕课”线上行。依托“江法慕课”线上法治宣传品牌,针对法院审理的涉企法律问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录制专题普法视频并向企业发送,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指导企业和企业家依法治企、依法经营。

构建企业法律风险“安全阀”。延伸涉企司法服务触角,建立法院与企业联络机制等,开展法律进企业、巡回审判、邀请企业家旁听庭审、发布典型案例等活动,梳理涉企案件中反映出的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建议和提示,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引导企业规范有序发展。

同时发布江都法院服务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解答记者提问

扬州电视台江都频道记者:请介绍下《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靳有强:《行动方案》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原则”“围绕两个目标”“聚焦十项工作”。“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坚持依法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原则,努力为不同市场主体、不同行业利益主体提供同等司法保障,全面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身权、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围绕两个目标”是以“合同执行”“办理破产”两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合同执行率和破产案件办理质效两个目标。“聚焦十项工作”是聚焦诉讼服务,提升便利度;聚焦多元解纷,注重矛盾源头化解;聚焦民间借贷,强化案件审查识别;聚焦府院联动,加强破产处置;聚焦强制执行,健全破解执行难长效机制;聚焦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相结合,维护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聚焦行政司法建议,促进依法行政;聚焦线上普法,深化“江法慕课”品牌效应;聚焦延伸司法服务,帮助企业构建法律风险“防火墙”;聚焦信息化建设,以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扬州晚报记者:为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法院如何发挥刑事审判职能?

帅立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切实保障企业和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为企业和企业家营造稳定的、安全的营商环境,是法院刑事审判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是严格依法办案,不断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量,保证企业和企业家不受不当的刑事追究。二是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界限,坚持刑法谦抑性原则,维护平等、自愿、公平、自治的市场交易秩序。三是依法严厉打击抗拒执行、逃避执行等拒执犯罪行为,最大限度挤压失信行为人侥幸空间,全力维护法律权威,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

扬州日报记者:江都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便民诉讼服务?

陆兵:江都法院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进一步明确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服务、管理等工作要求,细化诉前调解、立案服务等工作标准,把诉讼服务从基础层面提升到需求层面、细节层面、品质层面和文化层面,使人民群众能享受到平等、同质、高效的诉讼服务,让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从“最多跑一次”到“最好不用跑”。设立跨域立案窗口,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便利诉讼服务,提供互联网庭审,电子送达借助互联网技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1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