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故事之十七华夏为家
治疗白癜风的药 https://m-mip.39.net/fk/mipso_5629059.html 开场诗 维扬即事 宋张蕴 牛斗星边禹贡州,东南屏蔽大江流。 向来明月珠帘梦,不信秋风夜柝愁。 插图:禹贡九州图 城市是人的城市,因为人的生活和创造而精彩,你能想象没有人的城市吗?我们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城市也会感染人的气息,渐渐地有了自己的脾气和秉性。我们每个人都有乳名、学名,长大了还可能给自己取个笔名,很多城市都有好几个名字,这点是不是很像我们?比如历史名城扬州,我们熟悉的名字还有四个:吴州、江都、广陵和维扬!张蕴这首诗写的就是维扬,也就是扬州。 扬州的名字来自哪儿?诗人已经点明了:《禹贡》。《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里的一篇,总共字,堪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当然,作者不是大禹,而是战国时代的人借用了大禹之名。《禹贡》记载了大禹的治水功绩,最早将当时的中国划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些名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地理观,九州也成了中国的代名词。那么,大禹真的划分九州了吗? 52.涂山之会 大禹真是有心之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在治水的同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国土测量,根据山形地貌和风土人情,将广大的国土划分为九州,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以后,我们的祖先对于国家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今天看《禹贡九州图》,也许有人会怀疑,当时没有火车飞机,大禹真的能走遍九州吗?这个问题问得好。理性地说,一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而是经过三皇五帝的长期积累,到了大禹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认识基本成熟,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也呼之欲出了。无论如何,大禹至少是集大成者,总结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实践,终于将原来朦朦胧胧的认识清晰化了。 这个应运而生的国家就是夏! 建立夏朝之初,天下诸侯们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改朝换代了,很多人都对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垂涎三尺,为什么偏偏是大禹继位了呢?有人就不服气。大禹很清楚这种气氛,就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召开诸侯大会。除了祭天,这也是大禹自我检讨的大会。 那天,大禹穿上隆重的礼服,登上高高的祭坛。天下万国的诸侯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站在下面,朝着大禹恭恭敬敬地(至少表面上是这样)行礼。大禹给大家回礼,真诚地说: “先帝曾对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这些年,虽然我做了许多事,可那都是凭借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我能力有限,站在这个位置,唯恐对不起先帝和天下万方的百姓,我很希望听到大家真诚的批评和劝喻,让我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先帝的教诲我牢牢记在心里,你们的告诫我也会洗耳恭听!” 大禹刚刚说完,防风氏姗姗来迟。简直大煞风景啊!大禹很生气,集体开会嘛,你又没请假为什么迟到呢?大禹严厉责问,谁知这位防风氏桀骜不驯,似乎很瞧不起大禹。大禹也不客气,因为他知道防风氏的态度代表了很多诸侯的想法,只不过别人不敢表现出来罢了。大禹果断地处死了防风氏,这叫做杀一儆百! 效果很明显!诸侯们都吓坏了。说心里话,大禹这个人既有能力,又真诚朴素,为什么还要跟他作对呢?于是,诸侯纷纷表示愿意服从大禹的领导。大禹当然也不吝啬,慷慨地赏赐大家,同时严肃法度,明确诸侯应尽的义务,比如有事的时候应该派兵啊,丰收的时候应该进贡特产啊。从此以后,部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国家也更像样子了。 插图:夏代疆域图 涂山之会结束后,诸侯们都向大禹贡献青铜(金),大禹想到黄帝铸鼎的事迹,也为了纪念涂山之会,就用这些金铸成了九个大鼎,分别是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九鼎象征九州,豫州在国家中心位置,豫州鼎就是中央大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后来夏朝为商所灭,九鼎迁到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为周所灭,九鼎迁到周朝的镐京。再后来成王在洛邑营造新都,又将九鼎安置在洛邑,谓之定鼎。 这就是“鼎在国在,鼎失国亡”。九鼎作为镇国之宝、传国之鼎仅传三代约二千年后,因周末战火频仍而神秘失踪,至今不知所在,成为千古之谜。 53.家天下 大禹在世的时候,曾想把王位传给皋陶,遗憾的是皋陶去世于大禹之前。最后选来选去,曾经帮助治水的益算是比较好的人选了,大禹就禅位给益。老规矩,大禹逝世之后,益到箕山之阴回避,安心等候人民的选择。 时代不同了,历史并没有重演。百姓打官司都不去找益,而是找大禹的儿子启;百姓都不歌颂益,而是歌颂启,还说“这才是我们国君的儿子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孟子老师做了分析:尧帝的儿子丹朱很差劲,舜帝的儿子商均也不好,而大禹的儿子启比较贤明;舜帮助尧帝和禹帮助舜帝,历时都比较长,做出了很多功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他们接班继位已经深入人心了;而益帮助大禹治国的时间较短,来不及为人民为国家做更多的事,难得民心。结果是益郁闷地交了权,启顺利地接了班。 于是,禅让制的公天下走向终结,世袭制的家天下登上了历史舞台! 关于这件事,还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大禹死后,启马上就发动了对益的战争,武力夺取了领袖的位置;也有人说益担心启威胁自己的位置,先行拘禁了启,而启奋起反抗,杀死了益,继承了父亲的共主地位。 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潮流转向的重要时刻,出现多几种说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这个时代人心变了,价值观变了,原来的禅让制遭到人们的抛弃,人们需要延续性强、稳定性好的国家体制,而启和益不过是在历史潮流中行动罢了。 54.甘之战 插图:古代战车结构示意图 继位之后,启放弃了父亲的阳城,西迁到了大夏,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也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早期都城),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帝王就这样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这个朝代如此重要,以致于我们中华民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以“华夏”为名。“夏”就是夏朝,“华”则是夏后氏部落活动的华山附近)。 但是,有人不服!谁? 有扈氏! 大禹不是搞过涂山之会吗,启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搞了个钧台之会。没别的意思,就是犒劳犒劳大家,拉拢拉拢感情。不料,有扈氏这个部落对启的继位很不满,明确拒绝出席。启立刻就火了,心想:我爸爸能斩防风氏,我就不能杀有扈氏吗? 启在甘(今陕西户县西南)召集军队,举行了誓师大会。这篇著名的动员令被收录在《尚书里》,题目就叫《甘誓》。隔着四千多年的时间,我们来听听夏启雄壮的誓言吧: “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简单地翻译过来: “喂!全体将士们听着,我要向你们宣告:有扈氏侮辱金木水火土五种德行,怠慢天子任命的三卿。现在,上天要断绝他们的国运,我代替上天施行惩罚。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射杀敌人,那就是违抗命令;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刺杀敌人,那也是违抗命令;中间驾车的兵士,如果不能让车马进退得当,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从命令的人,我要在祖庙里给予奖赏;不服从命令的人,我会在社神之前处死他们!” 言简意赅!威风凛凛!那士兵们能不拼命打仗吗?经过激烈的战斗,启终于平定了有扈氏,坐稳了天子的宝座。启在位大约三十九年,七十八岁驾崩。 遗憾的是,晚年的启似乎骄傲了,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勤俭,生活越来越浮华奢侈,整天饮酒作乐。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父亲能教育好儿子吗?他的儿子会不会受影响呢,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踏访历史:良渚,中国独有的玉器时代 插图:浙江良渚博物馆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再到青铜时代,人类的文明步步演化,每一步都代表着艰辛的奋斗和创造。我们中国文明有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还存在着玉器时代。前面我们分别踏访了旧石器文化的代表遗址北京周口店,新时期文化的代表遗址甘肃天水大地湾,今天我们就去踏访玉器时代的代表遗址:良渚文化。 插图:良渚玉鸟 良渚文明位于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核心地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镇,因而得名。良渚文化有什么特点呢?最明显的是发达的稻作农业、精美的玉器、精致的陶器,还有陶器上面成文成句的文字符号。单以玉器来说,至今出土的良渚玉器已经多达上万件,器形较大的也有上千件,比如玉琮、玉璧、玉璜。我们中国人历来喜欢玉,崇拜玉,认为玉包含着美德,连孔夫子都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诗经?小戎》篇也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多么美好啊!良渚文化发达的玉器恰好印证了这项古老的习俗。 良渚文化村距离杭州市区16公里,风景优美,历史遗迹丰富,不仅有良渚古城遗址,还有部分复原的宫殿群。当然,到了良渚就不能不看良渚博物院。良渚博物馆的总主题就是“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展示良渚文明在中国和世界同时期文明之中的地位。三个展厅相互联系又独立,分别陈列“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逛完这座博物院,我们对良渚文明和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会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附:诗人简介 张蕴,生平事迹不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12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苏一批重要新政实施了手机能缴交通罚
- 下一篇文章: 微美食吃货推荐全扬州最好吃的1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