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国庆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1/5863494.html

今天,我们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30万!这不是一个冰冷而抽象的数字,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组成的,每个生命身后都有着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国破家亡胞死之痛,不断噬咬着我们的心灵,它让我们感到无比痛苦,也让我们从未如此清醒。

南京大屠杀,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不仅是历史留给某个国家的伤疼,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

我们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悼念,不是要咀嚼战争苦难,不是要延续历史仇恨,而是要守护真实的历史,是要保留这段屈辱与奋起的民族记忆,是要培养大国公民应有的历史价值观,是要唤醒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守护好人类和平。

“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我们不忘历史、铭记苦难,是为了警惕历史反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启迪,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70多年过去,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并未结束。从否认野蛮侵略罪行,到参拜二战战犯,再到解禁集体自卫权、架空和平宪法……

现实警醒我们,日本右翼势力有扩展泛滥的趋势,日本军国主义有死灰复燃的危险。

这不仅是对历史真相和公理正义的公然藐视,更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蓄意破坏。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但是爱好和平并不等于纵容罪恶。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们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想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带着神圣的使命感,用自己的智慧和身躯捍卫我们的国土不受日本侵略者强占。我相信,那段历史是我们不敢忘记的;那些英雄是我们不能不铭记于心的;那烽火的岁月里,他们是如何坚守?请记住他们的名字,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同意的请主动转起,他们都是我们江都的抗日英雄!

江上青.4.10-.7.29

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仙女庙镇

革命事迹:

江上青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他一方面在农村组织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还想方设法征得盛子瑾同意,广泛邀请社会名流、开明士绅参加政府工作。双沟东陈店村的陈荫南是地方名流、开明绅士,江上青多次登门请他出来参加政府工作,此后陈荫南一直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努力做好工作,在淮北地区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建国后,陈荫南仍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担任安徽省副省长。半城祖树屏是当地有名的士绅,江上青登门请他出来任“五游”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半城一带很快成为皖东北最稳定的地区。江上青又争取了原泗县一区区长蒋茂林、九区区长吴静轩、双沟镇吴亚民等人参加政府工作,这些人不仅为当时抗日作出一定贡献,在后来的皖东北及淮北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许晓轩

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

革命事迹:

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全国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兴起,许晓轩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年,到无锡公益铁工厂当会计,参加了抗日救亡组织“无锡学社”。

  

年,全国性抗战爆发后,许晓轩随公益铁工厂内迁重庆,由救国会负责人沙千里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庆职业互助会的活动。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编辑和发行工作。年春,许晓轩担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宣传部长。年,调任重庆新市区区委书记,在他的组织发动下,新市区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许晓轩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国民党军统贵州息烽集中营。作为狱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员,每当危险的时候,许晓轩就鼓励大家:“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

朱保坤

年出生于江都县原忠诚乡潘家庄

革命事迹:

年出生于江都县原忠诚乡潘家庄的朱保坤本是一介书生,年在陶行知创办的省立南京栖霞师范学校就读。70年后,当母校校庆寻找老校友时,他的后人还在师范专业甲班的花名册上找到了他的名字。

  

据老校友回忆,朱保坤在校二年不仅成绩始终保持在上等,还积极参加种地种菜劳动。他先后阅读了《大众哲学》、《新生》、《永生》等进步书刊,在进步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形势急转直下,栖霞师范被迫解散。朱保坤重又回到了故乡,在家里办起了私塾班。他时刻牢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教国语、唱新歌,宣传抗日道理,灌输爱国思想。年,新四军挺进纵队由苏南来到苏北江都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朱保坤很快就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先后担任了曹王区忠诚乡乡长、支部书记、三乡边区农抗会主任、大桥工委书记等职,他能左右手同时开枪,一身绝技,被誉为“双枪将”。22岁那年,他壮烈牺牲。朱保坤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斗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地主豪绅勾结伪军丁一凡部妄图杀害他。

谈锦西

个人简介:

谈锦西,又名谈锦熙,年5月出生于江都县大陆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同情穷人,热爱劳动,在苦难生活中逐步认识到反动政府的黑暗腐朽,接受了革命新思想。

个人履历:

年秋,新四军挺进纵队来到江都河南地区,喜讯传来,谈锦西兴奋得睡不着觉。次年10月,谈锦西送大儿子到吴家桥参加新四军。年春天,谈锦西投奔了新四军。部队首长认为,江都河北地区是党今后工作的重点,劝谈锦西在家乡为党做联系宣传抗日的工作,他非常高兴。同年11月,谈锦西加入了共产党。年初,谈锦西在邵伯开往八江口的轮船上当了党的秘密交通员,搜集了许多情报,还在敌人占领区建立党的组织。年,谈锦西被调到江都丁伙区任交通站站长,交通站的任务是既要将党的信件、情报及时传递出去,又要将外地来的同志及首长安全护送出境。谈锦西勇敢地承担重任,工作异常出色,在交通站,他工作不分分内分外,事事关心负责。在工作中,他吃苦耐劳,廉洁奉公。

革命事迹:

年秋,谈锦西到一地委党训班学习,年春学习期满后,组织上调他任大陆乡乡长。谈锦西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在群众中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成立农抗会、妇抗会,组建民兵。10月6日,谈锦西被捕,他虽然惨遭各种折磨,但始终不吐露党的机密。10月14日,谈锦西倒在了血泊中,身上被刺刀戳了23刀。为了永远纪念他,江都县人民政府把“大陆乡”改名为“锦西乡”。

谢慈

个人简介:

谢慈,年出生在江都大桥镇。本称谢魏氏,参加革命后,因对同志慈祥和善,民运工作队同志给她起名谢慈。

革命事迹:

抗战前,谢慈随长女生活在常州,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避难到家乡大桥镇。目睹日机狂轰滥炸,屠戮同胞,逃难途中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使她第一次把家庭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国不保,何以为家?年1月,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三支队进驻大桥、嘶马一带,深入群众,宣传抗日,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谢慈毅然投身革命队伍,她参加革命时已年过半百,组织上见她待人热情大方,善于接近群众,就分配她在大桥镇做群众宣传工作,担任大桥镇妇抗会会长。当年冬,谢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8月,谢慈随新四军东进,参加黄桥决战的宣传和支前工作。她工作上不怕艰苦,不惧危险,生活上关心群众,关爱同志。黄桥战役中,她发动群众支前。每到一地,总要争取时间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革命队伍中,谢慈对青年同志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深得大家的敬爱。“抗日的谢老太,革命的老妈妈”在江都官河两岸远近闻名。年,谢慈在海安参加苏中参政会,后在苏中总抗服务团民运工作队工作。年调回江都,任县参政会常委和县妇抗会主任。

谢慈是一个革命者,她的家庭也是一个革命家庭。她的4个儿女先后参加革命队伍。大儿子谢祖培年参加青抗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随军东进,年调回江都担任敌后地下交通员,后在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二儿子谢祖荫在母亲的动员下到抗日根据地工作。三儿子谢祖德(又名张少堂)年就担任大桥青抗会会长和中共大桥支部书记。小女儿谢华英(谢华)12岁起跟随母亲东奔西走,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年7月,谢慈在江都三周乡大霍庄一带动员群众转移公粮,组织慰问部队。由于连续工作,劳累过度,一天夜间不幸摔了一跤,腿骨骨折,接着感染了破伤风,病情恶化,不幸牺牲。年7月22日,苏中二地委《人民报》报道了谢慈的事迹。江都第二届参政会授予她“革命的妈妈”光荣称号。三周乡群众为永远纪念谢慈,把她跌倒的坝头命名为“谢母桥”。

70多年过去,那些逝去的同胞,无法看到中华民族在屈辱中的奋起。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四分五裂,不再是发展落后、任人欺凌,而是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屹立在太平洋东岸。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今天,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此时我们更要铭记历史、戮力同心、共襄发展。只有一个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现代的中国,才能保卫每一个国民的安全,才是对死难同胞的最好慰藉。

今天,遥想30万同胞死于非命的惨状,我们流下的是悲情泪水;明天,化历史悲情为奋斗动力,我们缔造的将是伟大的民族复兴。(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公祭网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x/1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