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庙镇,曾名龙川之十一扬州江
对于仙女庙镇又名“龙川”的说法,在研究江都历史的同志中多有争论。主张者,从仙女镇的地形地貌,历史建置等方面阐述其“是”,辩之者,则从历史传说,地名沿革诸方面力呈其“非”,莫衷一是。对于这一问题,近年来笔者注意搜集,整理,积累了一些文字资料,现将其辑录出来,试从社会现实与生活真实的层面,也来谈谈仙女庙镇曾名“龙川”的问题。 材料之十三 王氏,为仙女庙七大姓之一。近日,笔者在江都仙女镇南的王家楼《王氏家乘》中,见到一篇由冶春后社诗人王德坤于光绪已亥年〈)为王氏先祖撰写的《芹轩公传赞》。 文中写道:“江都之龙川有义士焉,曰王公泮林,字芹轩”,“自其先人世居王家楼,以疏财好义为族党重”,他“承世业,经营龙川镇,居常为人排难解纷”。后太平军占领扬州,“唯龙川距郡城远,得完。避乱者麕集,百货充牣”,当局“议劝捐协饷“,”“令襄捐务”,“公慨然出”。三元桥复修时,“奉县令照会董理桥务”,他一心其事。桥成后“乡人勒碑纪事,迄今三元桥首片石犹存焉”。 在《王氏家乘》之《王芹轩传赞》一文中,三处提到仙女庙镇的地方,均被称做“龙川”与“龙川镇”。 王德绅〈-?),字度,名少棠,祖籍丹徒,出生于江都砖桥之刘石桥,侨寓仙女庙。 王德坤学识博雅,早负盛名,终身授读,从游者众。王振世,董玉堂等扬州名士学者,皆其门下之士。为冶春后社诗人,著有《望江堂诗集》,可为京口词人之冠。 他在《寿严贯公先生六十》的诗中亦曾写道: “文字流传早绝伦,有官不仕甘沉沦。客星隐去江湖志,且把龙川作富春”,“新阴桃李江淮遍,晚景桑榆岁月舒。先后京华憔悴客,龙川重见各郗歔。” 王德坤在给仙女庙镇著名诗人严绍曾贺寿的诗中,亦将仙女庙直接称为“龙川”。由此可见,仙女庙确曾有“龙川”的别称,而这种别称的叫法,在当时的文人之中,使用频率又较为频繁。(朱毓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w/15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都宜陵镇大陈村机作的卢飞快麦场夏
- 下一篇文章: 谢桥老街扬州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