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报10月27日 http://www.mazhuluoa.com/lshg/340289.html

李白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被文人墨客垂青的城市,除了李白,还有像白居易、杜牧、柳永、苏轼、扬州八怪等,中国历史上这些才子型文人都被扬州吸引。而单听“烟花三月下扬州”这诗句就足以勾起对它的美好想像,这不仅仅拥有两千年来一直处于中国中心地位城市的头衔,虽后来经济逐步落没,但依然保持着贵族的精致和优雅,喝富春早茶、品淮扬菜、唱扬剧、泡澡、修脚这些平民生活也精致得无以复加。而真正吸引人就是这些古幽街巷与大大小小的庭园,还有那些平凡而生生不息的市井味。

有人说爱一个会恋一座城,说到扬州我内心总会感到莫名的温暖与自豪。记得首次到扬州,是在10年前的寒冬,那会印像最深是些粉墙黛瓦的庭院建筑。如今当变身为扬州媳妇,每年只带着小熊回来探亲两次,通常也只能暑假或寒假时段,每次也只待一周或十天左右,从此陆续耳闻目染更多有关扬州的点滴。再后来,渐渐以为自己对扬州很熟了,熟的就如自己婆家一样,那种亲近不知不觉深入心底。素不知,深秋扬州更有一番美之惊人的韵味。

原本一直以为,只有北京的银杏叶才最美,没想到扬州也带给我们如画般的震憾。印像最深的是,当我们走进扬州史公祠这片庭院中,仿佛将我们领进童话世界,每个忘情的躺上金黄落叶铺成的地毯式在,忘记年龄忘记身份瞬间回到兴奋纯真欢乐童年。还有江都银杏大道,忘记了这是第几次路过这里,但几乎都错过初冬最美的时节,片片金黄般的落叶随风飘落,犹如给道路铺上了厚厚的黄金甲。静静走在江都银杏大道上,细雨中倾听着落叶折断的脆响,这是一种少有的美妙意境。

于是,美丽扬州,我回来啦……

扬州江都银杏大道!

忘记了这是第几次路过这里,但几乎都错过初冬最美的时节,千余株银杏已变金黄,宛如一条“黄金大道”,满地银杏叶好似一层软绵绵的地毯,步入其中让人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另我们更惊喜的是,当我们走进扬州史公祠这片庭院中,仿佛将我们领进童话世界,每个忘情的躺上金黄落叶铺成的地毯式在,忘记年龄忘记身份瞬间回到兴奋纯真欢乐童年。

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

何园位于扬州市区南部,号称为晚清第一名园。

除了个园,个人感觉何园也是扬州最有代表性的园林。

在没有一点点防备,一不小心假装了回江南富家小姐……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瘦西湖,扬州城的标志性景区。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与历史。

扬州双博馆,由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组成。

大城市的街道大都复杂但却千篇一律,只有那些小城市的寻常巷陌才是简单而富有诗意的,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

伴随着悠扬婉转的唱腔走在阴雨蒙蒙的扬州小城,悠闲又自在,一切都显得安静有序,缓缓道来。千秋粉黛由扬州个园重点打造的“千秋粉黛”演艺,已走过两个春秋。

清朝盐商“卢氏老宅”的丰富早餐。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节推荐的雪花豆腐。

与扬州包子中最出名的一道:美味蟹黄汤包。吃这个包子还有讲究呢,当地人有句顺口溜,如果你会说了也代表你会吃了:“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一扫光!”如果你来扬州,必须要尝尝。

扬州菜肴名扬天下,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清炖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三套鸭、水晶肴肉、松鼠厥鱼、梁溪脆鳝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

扬州是由中国烹饪协会正式认定的淮扬菜之乡,素有吃在扬州的美誉。扬州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从冷菜扬州老鹅、盐水江虾,到热菜的大煮干丝、红烧鳝鱼片等,每道都让人回味无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w/1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