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扬州日报》A3版以“结合地方文化助推两学一做”推介江都区吴桥镇成立乡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经验做法。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广大微友:

“吴桥乡村生态美,风景如画人陶醉;‘两学一做’正当时,吴桥文化来助兴。”连日来,江都区吴桥镇文化志愿者协会连续开展“送红色经典,欢乐村村行”公益义演,走进吴桥各村以及周边的郭村镇、大桥镇等地,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吴桥镇党委书记陈志芳介绍说,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他们从乡镇特色出发,充分利用吴桥镇“苏中小延安、抗日桥头堡”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及资源,拓展“两学一做”学习形式,为吴桥发展提供精神滋养,补足“精神之钙”,增强了党员干部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更增强了文化自信。

针对农村党员的特点

将吴桥传统文化与“两学一做”相结合

虽然是周末,但吴桥镇文化站站长张正才却一点都没休息,一大早就忙着和镇上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几个同志一起排练他最新创作的《花船锣鼓唱榜样》。“‘两学一做’记得牢,感谢党的政策好”,张正才建议主演沈亭,在唱这两句话的时候声音要再高一些,更突出一点。

吴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不少村庄还流传着一些古老的农耕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民俗节目吴桥社火,更是当地独有的亮点与特色,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综艺、科教、纪录片等频道播出。镇党委副书记王春萍告诉记者,为此,镇党委结合当地自身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在全镇范围内征集“两学一做”优秀文艺作品,深入营造“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氛围,宣传党内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

有了好的作品,更需广泛传播。针对农村党员的特点,吴桥镇结合自身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吴桥镇文化志愿者协会的作用,持续开展“送红色经典,欢乐村村行”公益义演活动,演出场次超过20次,走遍全镇16个村、2个社区,观众超过十万人次,让广大基层党员充分感受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一方面,通过节目表演,将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快速有效地传达给基层党员群众,为他们解惑释疑。同时,在节目编排和宣传工作中,也努力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元素,围绕吴桥绿色发展和“红色文化”做文章,使节目更加接地气、有黏性、有看头。

既要深入学,更要扎实做

在全省成立首家乡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

7月25日,江都区吴桥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正式成立,据悉,这也是全省首家乡镇文化志愿者党支部。乡镇负责人表示,协会现有会员名,除来自吴桥本镇外,还有来自郭村、大桥甚至江都、扬州城区等地的会员,其中党员有43名。

7月10日上午,吴桥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来到吴桥镇金阳村前进组31号村民谢秦国家中,走访患病中的谢秦国及其家人,送上慰问品及部分文化志愿者自发捐赠的爱心款。8月初,吴桥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的部分党员又来到了陆袁村陆四组,为80多岁的低保户李春华老太送去慰问品。

“我们不仅送红色文化,每到一处,还自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所有的慰问品和慰问金都是党员志愿者和入党积极分子自筹的。”吴桥镇文化志愿者联合党支部负责人介绍说,3年来,文化志愿者协会开展的“欢乐村村行”大型文艺巡演,在开展文化志愿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精准扶贫济困活动,不仅让群众享受到文化大餐和各种服务,更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向党员志愿者学习的热潮。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参加文化志愿服务,以党员实际行动弘扬真善美,传导正能量,通过党员带群众,引领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新风正气。

下一步,党支部还将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乡镇志愿者团队,打造基层一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堡垒”这一目标,进一步强化志愿团队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有效地彰显正能量。

通讯员王学忠王祥记者何瑞琳

觉得不错,这里点赞↓↓↓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sh/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