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邗江所辖镇街道地名的由来你都知道
邗江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筑邗城、开邗沟而得名,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在邗江这片土地上,北有港汊纵横的六湖烟雨,西有冈峦起伏的群山耸翠,沿江有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瓜洲古渡。汉家陵墓的玉碗金鱼,新蒲细柳下的隋苑废基无不彰显邗江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一切使得邗江所辖镇(街道)地名的由来也都蕴藏着丰富而有趣的故事~~★瓜洲镇
瓜洲镇位于古运河入江口,居扬州、镇江古城之间,向为长江南北水运交通要冲,为“南北扼要之地”,“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涉之人,往还络绎,必停泊于是,其为南北之利”。瓜洲还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积淀的古镇,很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过墨痕印记,宋朝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说的就是这里。陆游《书愤》中也提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几百年来更是广为流传。原瓜洲古城于年全城塌入江底,现瓜洲镇为过去的四里铺。
关于瓜洲地名的来历有三:一说,汉以后,江中涨有沙碛,形如瓜,故名瓜洲;二说,漕河至此分为三支,形如“瓜”字,故名;三说,很久以前,某皇娘随皇帝出巡路过这里,清晨坐在龙舟边以水当镜梳妆时,非常惬意,“江淮千里水天碧”,似处在琉璃世界,皇娘被眼前江天一览秀色所迷,失手将用来装扮自己的头饰掉落江中。这头饰就是古代女子用头发盘成的“鬏”,在今人看来,确实不可思议,头发长在头皮上,怎好掉落水中?原来古代女子“鬓发如云,不屑髢(dí,假头发)也”,就是说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鬏”掺假发编成。皇娘的仪容风采,事关皇威,非同儿戏,故帝见状失声大呼:“抓鬏”!皇帝是一国之君,金口玉言。“抓鬏”便成了这里的地名。哪知时间一长,这两字被人喊成现在的“瓜洲”了。汊河街道
汊河街道位于扬州城西南,因三汊河而得名。古运河经扬州流至高旻寺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即仪扬运河,经仪征十二圩入江;一支向南即伊娄运河,经瓜洲入江。高旻寺沿河山门口成三汊河,故名三汊河,简称汊河。清代诗人法重正、潘德舆、方浚颐舟行这里写下诗篇。其中法重正《三汊河晓望》写道:“岸白夜疑月,林红觉霜。天中孤寺塔,铃语自郎当。舴艋披衣坐,茱萸曳橹行。相思云一片,不离广陵乡。”离汊河不远的小徐庄(现为扬州工业技术学院所在地)原有地石碑,上刻“得胜坡”三字,是清咸丰四年()三月,为纪念总兵瞿霈霖所谓下马在此“杀贼”大胜而立,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当时,瞿霈霖在三汊河被太平军击毙。所谓“得胜”云云,纯属自我欺骗。附近监庄是因传说有一太监死后葬在此而得名。高桥是清代和尚募化建造,因中间高两头低,故称高桥。冻青铺因盛长冻青树而得名。年2月在陆洲大队发现一座唐墓,有墓志石等文物。这是一座夫妇合葬砖室墓,墓主人解少卿及妻蔡氏,死于唐大和九年()和大中四年(),先后“葬扬子县风停坊”。这一发现,为研究唐代扬子县的行政区划,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邗上街道
因邗沟而得名。“上”在此意为“边”、“畔”。邗上即以邗旁边的地方指代这一区域。邗上境域原属蒋王,年2月,区政府析蒋王镇五里、冯庄、兰庄、贾桥等4个村设邗上街道。邗上今为区政府驻地。蒋王街道
蒋王街道位于扬州城西南,因境内有蒋王庙而得名。蒋王庙原名蒋忠烈王庙,是为祭祀东汉末年秣陵尉蒋子文而修建的。
蒋子文,东汉末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任秣陵(今南京)尉,讨贼追至钟山(今南京紫金山),被击伤额身亡,葬于钟山。此后不久,孙权在南京建都。有一位蒋子文当年的老部下称,他曾在路上碰到蒋子文:骑着白马,手执白羽,身边的侍从与活着的时候没有两样。蒋子文对这位部下说:“我现在是这里的土地神,你回去宣告百姓,为我建一座祠庙,不然会有大灾祸降临。”一开始,人们并不当真。但那年夏天,南京果然爆发了一场大疫,百姓十分恐慌,有些人开始偷偷地祭祀。蒋子文又通过巫祝传言:“我要全力保佑孙氏政权,应该赶快替我立祠庙。不然的话,还会有一场灾难。”不久,果然有一种小虫飞进当地人的耳中,名医高人也束手无策,百姓更加恐慌。这时,蒋子文再次通过巫祝传语:“再不祭祀我,马上会发生更严重的灾祸。”这一年,建康城火灾频起,有的甚至殃及王宫。文武百官都认为假如鬼神有所归宿,就不会作厉为害。于是,孙权派专使封子文为中都侯,封蒋子文的二弟蒋子绪为长水校尉,赐予印绶,并在钟山为蒋子文建了一座祠庙,后人称为蒋庙。从这一天起,都城灾疠止息,平安无事,老百姓越发笃信蒋侯的神灵,庙里的香火,自然也一天盛过一天了。宋代曾极《蒋帝庙》诗云:“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记录了宋代蒋王庙“炉烟浮动”的盛况。
南京东郊的钟山,本来是因山形如钟而得名。孙吴时期,因避孙权祖父孙钟之讳,改名为蒋山。这样,一夜之间,仿佛南京东郊这一大片青翠的山陵,也都成了蒋子文的封地。
因蒋子文是广陵(今扬州)人,后人又在扬州西郊立庙以祀。光绪二十九年()重修过一次。重修碑额现存蒋王小学教师宿舍处。十年动乱中,说“蒋王”代表蒋家(指蒋介石)王朝,应该予以更换,于是改蒋王为红旗。年12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了蒋王的地名。杨庙镇
杨庙地处扬州西郊,属于“蜀冈古陆”支脉的丘陵地带。据清光绪《甘泉县续志》十一卷引前《江都县志》载:“元扬州路同知杨敬一卒于官,葬此立庙以祀”,故名“杨家庙”。民国年间曾以杨家庙名乡,后简称杨庙、杨庙乡。年杨庙撤乡建镇。
杨家庙建庙已有余年历史,旧址位于杨庙镇东老街,坐北朝南,文革前有三间两厢的规模,其中的两件实物给人印象最深,一是曾供奉于庙宇内的楠木板像,板像下端有一行由左向右比银元略大的隶体文字:“扬州路同知杨敬一”;二是庙门上镶嵌的石额,额长约90厘米,宽约30厘米,额正中镌刻约20厘米见方的阴文“杨家庙”,可惜这两件文物在文革时遭到破坏。杨家庙建成后,香火极为旺盛,周边的商业也因为庙宇而兴旺起来,在杨家庙旁边的李福松、丁福元茶馆和同福祥、桂香村茶食店均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时过境迁,杨家庙曾经的繁盛已经沉寂,这里一度被改建成杨庙乡政府办公地,政府迁出后,这里又发展起了玩具厂。杨寿镇
杨寿镇位于邗江区西北部,东北滨邵伯湖尾闾之白茆湖。该镇大约建于明朝,原名“杨兽医坝”因镇境有“杨兽医坝”而得名。后来大家觉得“杨兽医坝”的“兽医”不大好看,也不好听,就改为“杨寿坝”。但是老年人还是把杨寿写为“杨兽医坝”。
传说明朝的时候,杨寿的地势低洼,一条深涧穿镇而过,有一年夏天发大水,从邵伯湖远处飘来一条船,一直飘到镇里的一座土坝边,船上坐着一位姓杨的兽医,这位杨兽医上岸以后,看到大水过后很多牲畜都得了病,于是就在土坝旁边开了一家兽医诊所,凭着自己非常高明的兽医技术,和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为大家医好了很多牲畜的疾病。人们觉得他为人非常好,喜欢到他这里来坐坐,所以这个坝就渐渐热闹起来了。这个兽医死了以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这个来自异乡的好人,就用“杨兽医坝”来命名这座土坝。
“杨兽医坝”地理位置很重要,但是地势低洼的地方往往水势很大,因此坝顶经常被淹没。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坝挖了,架了一座木桥,这样既方便了交通,又利于排水。坝没有了,但是人们在嘴上说习惯了,还称这个地方为“杨兽医坝”。这个称呼到了解放以后还延续着,杨寿在解放以后的第一个邮电局的邮戳上就是“杨兽医坝邮局”。公道镇
公道镇位于扬州城区西北方向,镇内有一古桥,名曰“公道桥”,镇名由桥名而来,而“公道桥”则是公道集镇的俗称。旧时,公道附近乡村的人上镇赶集,通常不叫上镇,而叫上公道桥。公道桥历史悠久,桥名屡更。据清代学人阮元考证,宋代当地就有公道桥(前身),不过,那个时候,应该叫僧道桥。他在所撰《揅经室集》中云:“今甘泉官册地名曰公道桥,而旧时之写者、呼者或曰僧道桥、僧度桥、孙大桥。以余论之,以僧度桥为近是。此地,乾隆乙巳()大旱水涸,湖底多古石,当是宋时物。宋时桥梁等工每用度僧僧牒银为之,苏州度僧侨即其遗制。”多年来,该桥屡毁屡建,其主要原因,是该桥位于邵伯湖和白马湖的要冲。每当发生特大洪水,白马湖西南杨兽医坝上游大仪集以南诸涧坝所流山洪和白马湖以南方家集上游甘泉山诸涧坝所泄山洪等同时暴发,均急流涌泻至白马湖,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冲该桥。桥毁后,一时难以续建,赖小舟以渡来往行人。清代康熙年间,曾有一僧一道在此募化建桥,桥建成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无名僧道,便把他们募化银两所建的桥命名为僧道桥。
附:民间故事——阮玉堂为僧道桥改名
公道桥原来不叫公道桥,叫僧道桥。僧道桥之所以更名,传说与阮元家族有关。阮元世居僧道桥,他的祖父阮玉堂是个武进士,长期征战在外。有一年,阮玉堂要回乡探亲,一来看望久别的父母亲友,二来看望养育之地的乡邻父老。扬州知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幕僚和扬州各大盐商座谈,商量如何迎接阮将军回乡探亲。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样那样的接待办法说了一大堆,扬州知府听了都不满意。这时,有一个盐商站起来说道:“阮将军一向以廉洁奉公、体恤百姓闻名乡里,这次回乡探亲,如果单单把他家宅、宗祠打扫干净,修缮油漆一新,恐怕阮将军不会满意。依我所见,不如在他回乡探亲期间,通令当地所有的商家,货物一律以半价出售。阮将军知道家乡货物比外地便宜,他一定会高兴的。至于减价的损失,由我们盐商负责补偿好了。”知府听到这里,捋起山羊胡子,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其他盐商见此也纷纷表示赞同。
没多久,阮将军和随行人员在扬州知府的陪同下回到了家乡,在拜望父母亲友和乡邻父老后,又到市场察看商情。得知商店货物价格比外地便宜一半,他十分高兴,称赞扬州知府治理有方。当走到街边“僧道桥”头,阮将军说:“家乡货物如此公道,何不将僧道桥改为公道桥呀!”知府听了连忙叫人书写了新桥名。从此,公道桥代替了僧道桥,一直沿称至今。方巷镇
方巷镇位于扬州城西北方向,因方家巷得名。相传,当初这里住有十几户人家,开店经商,方姓较多,并建有方家祠堂。祠堂与商店之间,隔有一条巷子,人称方家巷,简称方巷。境内开元寺相传建于唐开元年间(~),唐代诗人刘长卿、卢纶、罗隐先后到过开元寺,并有诗记之。年9月2日至年4月27日期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在方巷公社方巷大队开展社教蹲点工作。在短短八个月时间内,“方巷经验”成为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先后有26个省市16万人次到方巷参观学习。槐泗镇
槐泗镇位于扬州城区东北,东临京杭大运河,在槐泗镇南,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相传为唐代槐姓人所开,名槐家河,因此河通泗水,又名槐泗河,镇名据此而得。镇境之内,河上有一桥,也因镇名而被命名为槐泗桥。槐泗桥原桥狭窄矮小,年洪灾时影响泄洪,当年扩建为砖石拱形桥。年拓宽浚深槐泗河,拆除拱形砖桥时,在南岸桥头附近,发现唐代铜钱窖藏遗存,出土唐代“开元通宝”和“乾元重宝”铜钱共十四万五千多枚,重达多斤。砖桥拆除后,在上游米处建起水泥拱形桥,扬菱(扬州至高邮菱塘)公路穿桥而过。年扬菱路改造,在此桥上游米处新建宽50余米的新槐泗桥,现在槐泗桥已成为扬州迎宾大道——瘦西湖路上最大的一座桥。
远在唐代时,槐泗桥头就有集镇,镇上条石铺街,两旁商铺相连,多部扬州地方志上都有槐泗是“唐末杨行密张神剑屯兵之地”的记载。明代万历《扬州府志》云,此地为清明前后“郡人士女靓容冶服游集胜地”。新盛街道
新盛街道位于扬州新城西区。6年12月,扬州市划出蒋王街道、杨庙镇和西湖镇的部分村及村民小组设立新盛街道办事处。新,代表一个崭新的地方;盛,代表强盛,寓意兴盛发达。西湖镇
西湖镇位于扬州城西北部,因瘦西湖而取名。瘦西湖原名炮山河,亦名保障河,又名长春湖,自唐代以来,经历代建筑积累,逐步形成为风光明丽的风景区。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当时只是诗人的感叹,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应,到了晚清“瘦西湖”才作为正式命名著录于书,通行于世。年经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批准,由司徒乡、胡场乡、黄竹乡和瘦西湖乡合并建立西湖公社。双桥街道
双桥街道位于扬州主城区,因蒿草河上的古双桥而得名。蒿草河乃唐时罗城西缘的古城壕,旧时双桥是西乡进扬州城的必经之地。年8月,原属瘦西湖乡的新河(迎新)、石桥(新星)、双桥(新星)、潘桥(五星)、长河(一新)5个高级社合并建立五星农场。年5月,撤销五星农场,改建为双桥公社,年3月,扬州市郊区区公所成立,同年10月,改社建乡,建立双桥乡人民政府。年1月26日双桥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甘泉街道
甘泉街道位于扬州西北丘陵山区,因甘泉山而得名。据《西山樵唱》载:“甘泉山,在府西三十五里,上有七峰如斗,下有二十余冈如列宿。”围绕着老山(即甘泉山)分布的大小不一的30余座土丘、山墩,并不是天然高地,而是人工堆积起来的同刘氏家族有着密切关联的高坟大冢。王侯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随葬品丰富精美,体现了泱泱汉邦的大国风范和广陵国雄厚的经济基础。唐开成二年(),山上建有慧照寺,又名甘泉山寺。宋淳颐四年()重修。清代乾隆年间知县张宏运在最高峰筑“灵雨台”。山上有古井相泉,名“天下第七泉”。其水甘香,大旱不竭,故名甘泉。今慧照寺、灵雨台已废,唯有古井尚存,井栏石上刻有“甘泉”二字,清晰可见。据地方志记载:甘泉老山为一代广陵王的墓葬。在甘泉山以北的双山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之墓,年2月24日,女社员陶秀华在双山甘泉二号墓旁拾到一颗“广陵王玺”。经考古专家鉴定,为东汉明帝永平元年赐给刘荆的印绶,现存南京博物院。这是我国解放后发现的第一颗汉代诸侯王金印。“广陵王玺”的发现,不仅确定了甘泉二号墓主人的身份,而且为研究我国东汉历史提供了依据。清雍正九年至宣统三年(~)和抗日战争期间,曾两度以甘泉命名,建甘泉县。竹西街道
竹西街道位于扬州城西北部,因唐代大诗人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中云“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而得名,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中云:“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更增添了“竹西”的文化底蕴。唐代开始,竹西一带形成了“月明桥”、“三绝碑”、“竹西亭”、“吕祖照面池”、“蜀井”、“昆仑台”、“苏诗石刻”、“芍药园”等竹西八景,引得文化名流纷至沓来。仅唐宋两代诗家词客如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韦庄、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秦观、范成大、姜夔等吟咏竹西的名篇,即占了扬州唐诗宋词的半数以上。
竹西街道的黄金坝,据《扬州画舫录·卷一》载:“黄金坝在府城西北,《嘉靖惟扬志》谓为‘黄巾坝’,久废。今在府城北高桥东,以蓄内河之水。土恶不能堤,故以薪代坝。上皆鱼市。”对于筑这道坝,民间产生不少传说。竹西街道内的黄金村就是根据黄金坝的名称来称呼的。竹西街道的邗沟大王庙,在官河旁,正位为吴王夫差像,副位为汉吴王濞像。自从清朝建起大王庙,当地百姓便作为财神供奉。 (文图来源家在邗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w/9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食的诱惑一天之计在于晨早餐一定要吃
- 下一篇文章: 江都子深情演绎一生最爱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