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庙镇,曾名龙川之九
对于仙女庙又名“龙川”的说法,在研究江都历史的同志中,多有争论。主张者,从仙女镇的地形地貌,历史建置等方面阐述其“是”,辩之者,则从历史传说,地名沿革诸方面力呈其“非”,莫衷一是。对于这一问题,近年来笔者注意搜集,整理,积累了一些文字资料,现将其辑录出来,试从社会现实与生活真实的层面,也来谈谈仙女庙镇曾名“龙川”的问题。芒稻河风光从前面列举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致的脉络:芒稻河,又名蟒导河,传说河道的走向为巨蟒所导。这在文人的笔下,经过艺术加工,蟒便幻化为龙,蟒导河也就在他们的诗词中神化为“白龙川”与龙川”了。进而,镇以河名,又将仙女庙别称为“白龙川”与“龙川”。仙女庙的这一别名,后来在文人的鼓吹之下,逐渐扩散普及开来,也见于百姓之间的社交往来之中;不仅本地人使用,也为寓居的外地人使用,更为外地人所认知。这,便是社会现实,也是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尤以晚清,民初时为甚。了解,研究地方历史,史志当然是最宝贵,最重要的依据。但是,却不能也不应该将其作为唯一的依据。这是因为:历史事件千头万绪,社会生活丰富多釆,人们活动繁富无比,即使再详尽的文献,档案,史料,也只能记载下较为重要的然而却是极为微小的一部分。所以,史志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即使是百科全书,也不可能包罗万象。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经说过:“礼失而求诸野”,《汉书.艺文志》也谈到:“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不犹瘉于野”。仙女庙曾名“龙川”,虽然史志不载,但却一直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为乡野民间所使用,在现实社会中流传,并且现在依然在鲜活地传承着,这有上述镇志,家谱,年谱,诗文,书籍,信件,图画在,这绝不是我们不认可,不承认,就能无视它的客观实在的。所以,年4月出版的《江都市志》(-)在“第三十四篇各镇概况”的“第一章仙女镇”中写道:“仙女镇,东汉时称蔡家庄,元代称黄塘。明末清初,以仙女庙命名地名。民国时期称仙女庙镇。新中国成立后,称仙女镇。年改称江都镇。年恢复仙女镇名。仙女镇亦称龙川,白龙川。”“仙女庙镇,曾名‘龙川’”的系列文章,只是企图从社会现实与生活真实的层面说明:在社会运行中,在现实生活中,在百姓交往中,仙女庙,的的确确,真真实实被称作过“龙川”。至于仙女镇又名“龙川”,究竟起于何时,源头又在那里,为什么史志不载而在民间流传,为何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重又流行,那就不属本文所要阐述的范围了!(朱毓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w/15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仙宫观扬州江都仙女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