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图为陈巧云为马一尘(中)颁发“江苏最美人物”荣誉证书

近日,江都退役老兵马一尘荣膺“江苏最美人物”称号,颁奖仪式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陈巧云为马一尘颁发了“江苏最美人物”荣誉证书。颁奖词写道:“扬州佳禾装饰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一尘是诚信江苏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

作为一位退役老兵,马一尘自年创办佳禾装饰装潢有限公司至今,不忘初心,坚守诚信,视客户为亲人,一份“实实在在的报价单”不胫而走。截至目前,佳禾公司已装修多户,其中80%的客户均为回头客,“诚信佳禾”有口皆碑。马一尘曾荣获“3·15事业贡献奖”,获得江都区“十大诚信标兵”、扬州市“荣誉先锋”、江苏省“百名诚信之星”等20多项荣誉称号。

发现身边感动,讲述最美故事。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对马一尘等进行了访谈录制。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江苏卫视、扬州日报等省市10多家媒体对马一尘进行了集中采访。

附马一尘事迹两则

把社会责任担在肩上

走路大步流星,做事光明磊落,告别军营30多年,51岁的马一尘一如当年。

帮助战友就业

年10月,退伍返乡的马一尘被安排到江都影剧院工作。年,他成立佳禾装饰装潢有限公司,开始自主创业。佳禾装饰坚持诚信经营、以质取胜,成为江都的“金牌家装”公司,业务量节节攀升。董事长马一尘被推选为江都家装协会常务副会长。

年,9名战友在企业改制时相继下岗,马一尘坐立不安:“战友们在战场上流过血,不能让他们再流泪。如今我创业有成,有责任帮助他们就业。”

从此,佳禾家装就成了战友就业的“大本营”,先后接纳6名下岗战友和5名军嫂到公司上班。在马一尘和其他战友的帮助下,已有20多位下岗战友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帮扶困难群体

吴桥镇有一位农民虽然名叫李高兴,但儿子英年早逝,儿媳不辞而别,祖孙相依为命,老李终日愁眉不展。多年来,马一尘每年给老李的孙子送学费、送书包,还资助老李养鸡养鸭增加收入。

年,经江都妇联牵线,马一尘开始结对帮扶大桥镇10位“春蕾女童”。他联系10多位建材供应商,制定详细帮扶计划,连续帮扶11年,累计捐款9万多元。

“战友帮战友,既是责任也是义务。”7年前,战友汤家龙生了一场大病,生活十分艰难,马一尘多次上门探望。今年10月,汤家龙旧病复发,马一尘带头捐款,并通过“战友大病互助基金”,送去4万元救助款。

资助“银发餐厅”

年,仙女镇禹王宫社区创办了“银发餐厅”,因缺少资金投入,“银发餐厅”无法满足更多老人需求。

马一尘了解情况后,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联合建材供应商,资助“银发餐厅”1万元。马一尘还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支持社区为百姓办实事,让‘银发餐厅’每天为孤寡和空巢老人加道菜。”

今年,禹王宫社区“银发餐厅”升级为“中央厨房”,服务范围扩大到城区10多个社区。马一尘向自己所在的区个私经济协会城中分会党支部提议,支部16名党员人人献爱心,项目化资助社区惠民行动。

从今年8月起,由蔡永林、章厚裕、马一尘等5名支委轮流带队,每月为禹王宫社区“中央厨房”免费送公斤大米、10公斤菜油。禹王宫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树岚感激地说:“有马总和社会各界人士支持,社区为老人服务的信心更足了!”

做个贴心的“兵儿子”

在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马一尘、陈刚等11名江都籍战友立下“生死约定”:“子弹不长眼。如果哪位战友牺牲了,他的父母就是大家共同的父母!”30多年来,这份承诺一直铭记在马一尘心中。

连续31年全连点名

年清明节,原济南军区某部电话连30多名退役官兵从全国各地赶到江都烈士陵园,集体祭奠烈士陈刚。

“全连都有,现在点名,陈刚……”随着老连长杨福明一声口令,30多条汉子齐声吼出一个字:“到!”这是电话连退役官兵第31年的全连点名。在应答的那一刻,站在第一排的马一尘眼眶湿润了。

年,原济南军区某部接到赴滇作战命令。考虑陈刚是家中的独子,部队准备把他留在后方,但陈刚写下请战书,坚决要求上前线。马一尘和江都籍战士没有一个退缩,全部来到云南前线。

年7月23日,陈刚和战友们一早就冲出猫儿洞,跃过一个个弹坑,抢修电话线。一发炮弹飞来,班长倒下了。陈刚去抢救班长,又一发炮弹飞来,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年清明节,脱下戎装的马一尘和战友们第一次走进安放陈刚烈士骨灰的江都烈士陵园。31年来,每一个清明节,这样的点名固定不变。

帮陈妈妈家渡过难关

痛失唯一的儿子,陈妈妈的心中满是悲伤。但电话连的每一次点名,陈妈妈都看在眼里、暖在心窝。

从年起,陈妈妈家里多了10多个“兵儿子”的身影,他们是马一尘、毛志斌、缪光明等。一直在部队的柳世明,只要回江都,第一件事就是看望陈妈妈。

年,陈刚的姐姐不幸身患癌症。其时,她的孩子正上中学,自己看病又要花钱。马一尘等10多名战友凑了几千元,帮助她渡过难关。陈刚的姐姐临终前反复叮嘱孩子:“不能忘记这些好舅舅……”

陈刚的姐姐去世后,战友们看望陈妈妈的频率更高了。年,看到陈妈妈居住的房子破旧不堪,马一尘和战友们当即决定,给陈妈妈家进行装修。战友们人人掏腰包,很快凑了10万多元,把陈妈妈的家里装修一新。

近年来,马一尘多次陪同陈妈妈去青岛、烟台、开封等地观光散心。今年春天,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生活难以自理,征得老连长和全体战友同意,马一尘等将陈妈妈送进江都社会福利院,并定期去看望。

带儿子走上从军之路

年夏天,马一尘的儿子大学毕业。按照家庭经济实力和自己的成绩,小马既可选择国内就业,也有条件赴国外留学深造。但受父亲的长期熏陶,小马主动报名参军,并如愿穿上绿军装。

“当兵要当排头兵,素质要过硬……”带着父亲的嘱托,小马走进火热的军营。两年来,他各项任务冲在前,两次获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今年9月,小马以优异成绩考取军校。

“父亲的一个习惯动作让我铭记在心。”在一封家信中,小马深情地回忆,“小时候,常会看到已经退伍的父亲早晨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军礼,口中还喊着口令‘敬礼!’‘敬礼!’如今,我终于读懂了父亲的军礼,那是一位老兵用满腔赤诚,向军旗致敬!向烈士致敬!向党和人民致敬!”

来源:《江都日报》知行龙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i/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