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女性用语言诠释了她们的幸福。

在这里,她们转换了身份。不再是工作岗位上的女强人,而是温婉的女性。

在这里,她们表现真我。她们显露她们的娇美与可爱。

在这里,她们懂得去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味道。

内心的满足是她们的共通点。有劲的的生活是她们共同的生活态度。

她们是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七院基层单位的宣传工作者,用平凡展示别样的风采。

岁月,带走了青春留下了智慧

王维雅

“岁月,带走了青春,留下了智慧”,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大学室友在她生日那天发出的感慨。那一年我们大四,面临的是分别,是生存,是茫然......这样的一句话用在当年二十二岁的我们身上,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句玩笑。此刻回想起青葱岁月里我们自认成熟的傻模样,忍俊不禁。十年后,重拾此句,多少有了些感慨,也许二十几岁时比起十几岁它就是成熟的、智慧的,但人生的二十几岁才是最值得回味的,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永恒的青春年华。

如花美眷不抵流年似水

“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犀利的语言,饱含了光阴易逝,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于是,有些人开始妆扮自己,或端庄大方,或不合时宜,没有什么标准,只是全凭个人的喜好罢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一书中提到: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如此简单说来,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美貌终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逝,独特的气质与内涵、修养才是女人美丽的根本所在;敏捷的思维和健康的心态,才是女人美丽的源泉。让皱纹迟到,让青春不老,在我看来,全凭一个积极向上、热情阳光的生活态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咿呀学语时的第一本绘本,到幼儿园里的故事书;从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到各式各样的课外读物;从五花八门的工具书,到玲琅满目的报刊杂志,书本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时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爱读书的人必定是有修养、有素质的,而一个爱读书的女人,想必她一定内心丰富,气质优雅,谈吐大方。书籍能教导女人如何面对感情,如何更好工作,如何快乐生活,能教导女人自立、自强、自爱,是女人永不过时的装饰品,是永不失效的护肤品,更是女人的保鲜剂。

我并没有读过很多书籍,欣赏的作家也就一两个,但却偏爱文字,只因它能书写性情,陶冶情操,亲抚书页散发出阵阵淡香的油墨味儿,是时下各种电子读物所不能给予的。如今,生活的需要和心理的需求,让我们这些女性不断扩大着阅读面,文学、哲学、艺术、旅游、服饰、美容、养生、职业成功、婚姻家庭、育儿等等,我们与时俱进的吸纳着新信息,目的就是要将之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不被时代淘汰。

周老师(我的老公)第一次向我家亲戚介绍自己的职业时说“我是一位教书”。我至今清晰的记得他没有用“老师”二字。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瞬间感受到了他的质朴与谦逊。周老师很爱书籍,家里摆满了他的各种读物,有一捆捆未拆开塑料皮的新书,他说那是他大学时代读过的,因为喜欢,所以买来存放着;有一本本泛黄破烂的旧书,那是他在旧书摊儿上一本本精挑细选的,因为喜欢,所以淘来收藏着。周老师很爱看书,书包里、写字台上、床头边,只要有他的地方,伸手就能拿到书。就算是一些专业性的课本周老师也能读得津津有味,而且能随时随地掏出就看,不受外界任何的干扰,这点让“着书就着”(拿起书就睡着)的我尤为佩服,也正是他热爱阅读、有思想、有见地、博学多识、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感染了我,感染了女儿,也感染着我们的家庭。

家庭阅读,必定影响孩子阅读,女儿打小就受到了熏陶。还记得一岁半时的她,有一天跟我逛婴儿用品店时,看见矮柜上布满了花花绿绿的小人书,还未能走稳当的她,废了大力气搬起小凳子,小心翼翼的挪到书柜旁,聚精会神的翻看着,小手点着,小嘴呜呜着,有模有样、煞有介事的学习着。如今,三岁半的女儿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为此,我们卸掉手机上的游戏,藏起平板电脑,到处搜罗着她应该会感兴趣的绘本、图书、童话、童谣等等,并坚持在睡前与她一起阅读,让她逐渐体会阅读的快乐,同时这也是我们亲子生活中非常幸福的时刻。

书如明灯,它给予了我们宁静、愉悦与享受,赐予了我们涵养、灵性与智慧。

智慧女人绽放一生

伏尔泰曾这样赞美上了年纪的女人:老去的年华因苏醒的智慧而闪耀。岁月给了你满脸皱纹,却挡不住你眼中的睿智;岁月给了你满头白发,却夺不走你心底的善良。不再拥有青春的女人啊,在经过岁月的雕刻,在注入更多的人生阅历后,便会有波澜不惊的明智心境,智慧也会在平凡的日子中徐徐绽放,化成永不褪色的美丽。

在任何时期,企业、社会和国家都需要智慧型人才,聪慧的女性也必将受人们青睐,她们更是一种正能量的代表。总爱抱怨、心理消极,把不满情绪过度发泄于他人,会不分时间、地点的到处与人诉说,此类女性可视为生活中的“怨妇”;浑浑噩噩、人云亦云、牢骚满腹,消极怠工,不满现状却又如此将就着,不改变、不作为,此类女性可视为工作上的“怨妇”。相反,那些每天将微笑洋溢在脸上,积极乐观、心怀坦荡、充满自信地把握自己人生的女性;那些勤于思考、勇于决断、兢兢业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她们必定是聪慧的,她们是公司团队里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生活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女性的智慧不仅体现在感情、婚姻、事业和交际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能具备居家生活的智慧和平衡家庭与事业的智慧的女性,才是优秀女性中的典范。

认真工作从容生活

三十几岁的女性常面临的是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事业的成功是生活幸福的保障,而美满的家庭才能促进更好地工作。我曾试图告诫自己在八小时工作内忘记自己母亲、妻子的身份;回到家里就全身心的去做个好母亲、好妻子。可事实上,这种理想的状态存在的几率少之甚少。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把事业与家庭划分界限,只要找到两者结合的平衡点,合理分配时间,统筹规划事情,一切便能简单起来。

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顾此失彼在所难免,如若懂得取舍,分得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佳,就是相对完美的。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能找到“角色”平衡的人,相信过得不会太差。

能工作,是美好的,工作是一种态度,有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奖赏,实现个人价值或物质价值。会生活,是理想的,生活是一种修行,有虔诚的心境对待生活,才有可能积攒更多的美好,实现个人心愿或理想。

有一份喜爱的工作,有一桩成长的婚姻,有一个聪慧的孩子,有三两个知心的朋友,有几个乐趣或小爱好,不懒、不贪、不念、不烦,如是,安好。惟愿做一位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女子,不张扬、不虚饰、不纠结,有节制、有距离、有情义,清清楚楚、坦坦荡荡、心有所向,专注做事,从容生活。

我愿用青春换取智慧,用年华积攒美好,用生命撑起属于自己的半边天。

宋幸谿

生活好像是突然就变快了,一年前都还要在日历上一天一天的划掉日子,数着等着过着,现在却一回头就发现已走过了半年。也不是不痛不痒,只是什么都消逝的很快。半年去了好几个地方,匆匆忙忙,好像一直都处在时间不够里。一直以来想去的漠河也去了,到底是什么时候对漠河起的念头?也许是初中历史课里研究中国版图,也许是高中在杂志上看到一个人说他在漠河的哨塔上看见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也许是,开始感觉自己离自己越来越远时......

我曾经想的是,漠河、中国最北、寒冷、黑龙江源头、人烟稀少,想去的人似乎也不多,这样一个地方,应该容得下我所有不想告诉人的秘密和我所有想扔掉的坏念头吧。可是,当我真的站在那里,站在黑龙江边,看着江面还未融化的冰,看着黑黑的江水,却不知该对自己从何下手了。真的太渺小,还没有冰块大,连条江都跨不过;真的太平常,不过是个村庄依着一条江。太阳再大也抵不过一阵冷风吹过。内心混乱去到哪里都没差别。

回来后很多人问我漠河好玩么?我总是语塞,说真的,不好玩。刚从冬天逃出来的人再重新进入冬天,能好玩么。只是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个地方,是自以为可以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和勇气的吧。但也只是自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地方,不是宗教,而且不是你相信的宗教。哪里都一样,只是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会打破你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和行动,此时更可以从别人的事情上看到自己的事情,从陌生人眼里看到真正的自己,看到更多面的世界。

记得漠河村道上抽烟的大叔看着晃荡的我们,问:“这里有什么好看的?一溜达就到头了。北京多好,怎么溜达都到不了头。”我们说:“北京可没这好,北京呼吸都成困难。”他摇摇头,说:“我就想去北京。”

北极消防大队篮球场边上的小女孩,我说我给你拍张照吧,她大喊:“不要!”我举起相机她又立马露出标准笑容让我拍。我问她:“你的毛衣是妈妈织的么?”她骄傲的说:“是我去苏州我姨给我在苏--州--买的!”我故作惊讶:“是么!苏州啊!那你觉得是苏州好还是漠河好?”她不好意思的笑了又笑,小声的说:“都好。”然后就跑开了,不一会又跑回来冲着我笑。

住的农家院,男主人是个俄罗斯人,因为中风每天都只在房里坐着躺着,大女儿得了重病后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头脑不清,八十五岁的老母亲摔断了腿只能每天坐轮椅。那天早起,女主人在院里劈柴,我和她聊天,问她漠河建旅游村,对她们的生活到底是好是坏。她指着院子对我说,我这原来都种的地,后来说要建旅游村,地也不让我种了,鸡也不让养了,把我的鸡棚拆了建了这个房子,你看门口不是立着个面包房的牌子么,说是以后建好了,我这就是做俄罗斯面包的地方。同伴说,漠河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看,极光也那么多年没有了,这怎么吸引游人来啊。女主人笑笑,低头看她的猫喵喵走来蜷伏在脚边,在漠河清晨的阳光下。

八十五岁的老奶奶每天自己滚着轮椅去斜对面的门口找另一个坐轮椅的奶奶聊天,我们问,要帮忙么?她说不用,我都是自己就能去的。临别时,握手作别,我们说我们要回家了。她说好,好,以后再来玩。

转身走几步再回头,深蓝的天空下,苍老的笑容那么亲切。

在漠河没有看到日出,但看到了壮丽的日落还有夜晚的满天繁星,看到月光把所有道路都照亮。

万州大瀑布游记

刘丹丹

如果说旅行对于一个人有多大的意义,那一定不是在段路上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众多的植物中,我偏对竹情有独钟,并非追求古人所讲“梅兰竹菊”的高贵品质,而仅是对那一份翠绿与宁静的向往。本以为天宫不作美,好好的旅行偏偏被雨水惊扰,可曾想随着雨势渐小,并未影响游览。在通往万州大瀑布主景区的路上,有一条弯折的用青石板铺筑的小路,路的两旁长满了葱郁的翠竹。若是在晴天,这茂密的竹林足以遮天蔽日,而雨天却使这竹林愈加静谧,七零八落的雨点打在竹叶上,又翻滚到地面的水洼中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似是初生婴儿在喃喃细语,又似落幕的交响乐回荡在耳边的余音。

走出竹林小道,便可看到远处的拱桥和更远处的瀑布了。说来运气也好,太阳在这时很配合的照亮每个旅行者的面庞。拱桥的最中间,是远观瀑布的最佳位置,远远望去,似是流动的丝绸划开了高耸山峰。收起雨伞,迈着碎步继续前行,来到瀑布前的深潭,乘坐竹筏一点点的靠近瀑布,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了巨大的声响和水流的速度,竹筏前行至瀑布下方附近时,水气早已弥漫,此时的同行的所有人都已被溅起的水雾所浸湿,可这丝毫不影响游玩的好心情,大家纷纷比出剪刀手露出甜美的笑容,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万州大瀑布宽米,高64.5米,从此高度奔腾而下的水流所形成的巨大水气,在阳光下折射出一道五彩缤纷的虹,这虹好似为瀑布穿上的彩衣一般,使瀑布宛若仙女般美丽而迷人。

旅行的意义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在旅途中追寻未知的神秘,体会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渴望。放松也好、逃避也罢,体验也好、闲游也罢,其实都是一种心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jji/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