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预警!!!

断崖式降温即将来袭

你做好准备了嘛?

关于南北方谁最冷这个话题

年年都上热搜

但在火锅这件事上

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都毫不含糊

没有火锅的冬天是没有灵魂的

不过你知道嘛古人也超爱吃火锅的!

火锅源头在哪里

火锅,古称“古董羹”

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

商周时期就有了现代火锅的原型

西周的有盘鼎

下盘可以放炭火加热

方便将火源与菜品一起端到桌上

西周有盘鼎

出土于陕西宝鸡,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到了汉代

火锅类型丰富很多

西汉海昏侯墓曾出土铜火锅

汉海昏侯铜火锅

汉代分格鼎

鸳鸯锅前身

大云山汉墓分格鼎

分格鼎顾名思义就是将鼎

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

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

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

出土的这件分格鼎

证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

就是一位资深火锅“吃货”

而且他吃的还是“鸳鸯火锅”!

清朝锡方形一品锅

这件锡制一品锅

就是个非常精致小资的五格小火锅

锅的形状成正方形,内有5个锡碗

底下都有加热用的酒精碗

每个锡碗中可盛不同的汤底和食材

堪称宫廷豪华升级版的“五宫格火锅”

而我们今天熟悉的火锅样式

来自清代铜火锅

清代时期

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冬日佳肴

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

他曾多次游江南

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

相传

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

全席共上火锅多个

应邀品尝者达余人

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传承至今,火锅结合各地方文化

逐渐发展为几大类别

最著名(小创最爱)的非重庆火锅莫属

又到了天天想吃火锅的季节啦!

身在曲江的你怎能按耐住诱惑

不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

去尝尝曲小创真心推荐的这两家怎么样!

启华火锅晨夕阁

这是西安重庆火锅界的一个传奇

但知道的人里很多都是老餮

最老的店是在一个非常老旧的办公室里

装修也并无特色

慢慢地因为它的味道

和市面上最优质的食材

不断占据西安人的“火锅胃”

这不

曲江南湖的边上

最近也飘来了阵阵老火锅的香气

喵了个咪

醇纯、厚重的牛油形成的橙色领土

已然让人幻想出待火锅沸腾后的那份油香

牛油下面埋藏的辣椒

给整份火锅更多期待和神秘感

再加上自己独创的

发酵式锅底的独特工艺

让那份醇重的麻辣鲜香更加的沁人心醉

大张帅

号称是西安食材品质最高的火锅店

那一定要去尝试的就是

最能检验出水准与差别的四种荤菜食材

毛肚,千层肚、黄喉和西安人爱吃的肥牛

千层肚

千层肚一上来就是老江湖的表现了

没有太多的水,但绝不是瘦干的状态

又yy又

饱满、肥厚的优质形象

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主干肥美,细柳的分支

在煮熟后更显坚韧

吃到嘴里的香与脆真的是难得的过瘾

精品火锅毛肚

这硕大的一个分量

四片整个的毛肚

来的冲击力一定先源自视觉

毛肚品质也是极高

颗粒感的分明自不必说

短暂涮烫后

吃起来的那个极为脆质之感

开心的无法用言语形容

鲜黄喉

同样是高品质的黄喉就不过度介绍了

个头极大

涮熟之后不会有咀嚼障碍的情况出现

伴随“嘎吱嘎吱”的清脆就下肚了

金钻肥牛

最后惊艳的是这份肥牛

这么大一盘肉

每一片夹起来

都有大约一个排球的最大切面那么大

惊人+1

煮熟后的肥牛只是轻微蜷缩

没有一点点要断开的痕迹

一片肥牛涮熟后

饭量小的女孩

最多吃两片一天的肉量就足够了

惊人+2

蜀南竹笋

人气菜品蜀南竹笋

是经过特殊的烟熏处理过的

所以每一口

除了感受到竹笋本身的香脆口感

和火锅汤底的霸道之外

更多了一份回味之后烟熏后带来了的余香

基本上这个菜品只在这里吃过

鲜鸭血

店里荤菜的价格虽然比较贵

但是分量和质量真的是高出市面很多筹

太值得点一份新鲜的鸭血

放在最后去吃

最鲜嫩和最入味同时被鸭血占据

本顿饭也就进入了尾声

如果有人没吃饱

或者觉得单纯的鲜与辣有些单调

吃个用面包糠制作的特色红糖糍粑吧

也不错哦!

启华火锅

人均: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fz/1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