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一己之力拯救数百士子性命
(原创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郭士璟(-),字眉枢,号钦霞,江都人,参与校勘《全唐诗》的江都诗人郭于宫之父。 郭士璟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常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晋工部主事,督榷九江,后乞归,与故友论文赋诗以老。著有《广陵旧迹诗》、《句云堂词》等17卷。 在郭士璟的仕途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历史上著名的“哭庙事件”中,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保护了几百名常州府的乡绅士子。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归天后,二月初四,江苏巡抚朱国治在江南吴县文庙主持祭祀仪式,当地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悉数参加,四周有大量士兵巡逻,以保证安全。以儒生倪用宾为首集合了一批科举士子,从灵堂外涌进文庙,他们击鼓鸣钟,跪在灵前行哭喊冤,要求严惩吴县知县任维初为首的贪官污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哭庙事件”。 江南作为清朝的财赋重地,历年税赋有增无减,常常是“旧赋未清,新饷已近,民力已竭,逋欠如故”。而吴县知县任维初却趁机勒索,搜刮民财,并与粮商勾结,高价盗卖库粮,从而引起人民怨恨,激怒了这帮士子。他们决定利用祭祀之机,为民请愿,以引起高层重视。(百家号:江都史话)(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江苏巡抚朱国治早就受了任维初的贿赂,当场将倪用宾等为首的18名士子,全部关进大牢,并向皇上奏道:国丧之际,民众哀痛,而这帮秀才却为江南乡绅抗税强行闯入孔庙,惊动先帝在天之灵。康熙帝接到奏折,自然是下谕从重惩处。于是将18名秀才全部处斩,并下达了《奏销》的上谕:“绅既食禄,不得抗粮”,凡欠税粮者,有功名的尽行革除,做官的一律降二级远调,衙役照臧治罪,在籍的全部提解到京送刑部从重议处,已去世的,提解家人。 金圣叹 在朝廷高压政策下,原先竭力鼓动、积极参与的苏州府学程邑,屈服于酷刑,供出了全部人员,金圣叹作为呈文的起草者,名列首位。他“揭帖”中把矛头直指巡抚朱国治等人,说他们“胆大包天,欺世灭祖,公然。。。。置圣朝仁政于不顾,鼠窝狗盗,偷卖公粮,罪行发指,民情沸腾,读书人当以四维八德为仪范,不料竟出衣冠禽兽,生员愧色,宗师无光,逐往文庙哭之”。 金圣叹墓 朱国治不仅将金圣叹等人冠以“摇动人心倡乱”之罪,处以死刑,而且据此整理出一份未按时交纳税粮的人员名单,并把一大批乡绅士子全部罗织在案,准备抓人。在这紧要时刻,郭士璟得知这一消息,为了保护常州士子,便不顾个人的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他先是连夜将知府崔某扣留起来,要求他按揭三日,不得发布。然后又亲自找朱国治说情,愿以性命担保这些欠税粮的乡绅士子按时解交。第二天又通过张榜,告知全府百姓,允许在3日内将拖欠补齐。 金圣叹行书 在整个事件中,松、苏、常、镇四府牵连人,被逮余人,这些人“械送刑部议处”,“锒铛手梏拳,徒步赤日黄尘中”。唯独常州,因郭士璟力保,数百名在籍缙绅士子得以幸免,“罹祸者较他郡独轻”,一时在江南传为美谈。(原创作者:朱毓麒)(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zw/14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扬州双博馆镇馆之宝出自江都曹王扬州市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