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双节来临,党员干部哪些饭局不能
要闻双节来临,党员干部哪些饭局不能
有“粉丝”问:“饭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社交方式,有时总免不了聚个餐。特别是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作为党员干部,哪些饭局不能去吃呢? “清风君”答:的确,“饭局”在中国人情社会是绕不过去的社交方式,党员干部如何防止误陷“饭局门”,怎么样才算合情合规地参加饭局呢?下面,“清风君”通过梳理中央纪委和各省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件,给大家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海南省纪委前不久查处并通报的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年初,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财政局原局长王群用公款宴请朋友,被免去党内和行政职务,本人上缴招待费用并被通报曝光。 当然,此类的通报,咱“清风中原”也发布过多起。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因此,“清风君”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赴饭局前必须做好“三问”。搞清楚了“三问”,才能认清饭局“红线”,明白哪些饭局是不能碰的! 究竟是哪“三问”呢? 第一问:问清谁买单,私人聚会“公款买单”是大忌 案例1: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调研员曾庆义等人违规公款吃喝问题。 年3月31日,曾庆义利用负责年全省城乡建设统计年报会审汇编培训会议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机会,在举办培训会议的酒店邀集本厅办公室主任刘春生、组织人事处处长孙健等9名干部职工公款吃喝,从该次会议经费中开支费用共计元(含买酒的费用元)。年5月,经省纪委研究决定,给予曾庆义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刘春生、孙健党内警告处分;对参加公款吃喝的省住建厅调研员高照、李云川、聂荣波、郭廷水和主任科员柳济杰等5人进行诫勉谈话;参加公款吃喝人员所退赔的款项元收缴国库。 案例2:海南省临高县妇幼保健院公款聚餐以培训费名义报销的问题。 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临高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干部职工集体聚餐,之后院长林群、副院长王捷同意使用公款为聚餐买单,并以培训费名义报销。年5月,临高县纪委监察局给予林群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王捷党内警告和行政警告处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饭局总要有人买单。参加饭局前,首先得问清楚谁买单,究竟是公款还是私款?私人聚会公款买单是大忌。 如果是正常的公务接待、公务宴请,请按标准、按要求来,用公款买单没问题。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已经为公务接待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也让正常的公务接待区别于公款吃喝。 但是,倘若私人聚会用公款买单,用公家的钱慷私人之慨,搞公款吃喝那一套,这是万万不行的。对此,不仅买单者要“被处理”,而且参加聚会的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也会“被牵连”,上述案例中,除了组织公款吃喝的曾庆义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外,参加公款吃喝的办公室主任刘春生、组织人事处处长孙健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调研员高照、李云川、聂荣波、郭廷水和主任科员柳济杰5人也都被诫勉谈话。 所以,公职人员在参加私人聚会的“饭局”之前得搞清楚,这顿饭到底是谁买单?如果是公款吃喝,坚决不能去,并要对召集人进行劝阻。另外,像临高县妇幼保健院那样,以培训费的名目报销公款聚餐的费用,偷梁换柱,同样也是不允许的。 习近平总书记说: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饭局问题确实是小,但折射出作风建设的大问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恪守“公与私”的界限,做到公私分明、严格自律。 第二问:问清和谁吃,“有目的”饭局千万别去 案例1:山东省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山园管委会副主任林丽云等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问题。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福山园管委会副主任林丽云、工委副书记韩旭东带队外出参观学习期间,组织学员集体游览,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福山区纪委给予林丽云、韩旭东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2:河南省义马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笑东违规接受私企老板宴请问题。 年3月12日中午,义马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笑东违规接受私企老板宴请,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义马市纪委给予魏笑东党内警告处分。 既然公款吃喝不可以,那么“私款”买单的饭局就一定可去吗?对于公职人员而言,其实也不然。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就已经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参加私人聚会的饭局前,要特别注意参与对象。无论是吃管理服务对象的“私款”,还是吃老板的“私款”,都得慎重。管理服务对象、私人企业老板等,既可能以买单者的身份隐藏在幕后,也有可能走到台前和领导干部一起共享饭局,最后来买单。这些人的“饭局”表象是联络感情,但多半摆脱不了对领导干部“有所求”、“有目的”的嫌疑,因而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必须坚决拒绝。 第二个案例中,义马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魏笑东违规接受私企老板宴请被处分和通报,就是典型的“吃老板”。私企老板为什么请他?说白了就是看中他手中的权力,想要赚回更多的利益。吃了别人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短,到头来让人家牵着鼻子走,鞍前马后地效力。 另外,以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名义举办的带有明显搞政治化“小圈子”、“小团体”,拉帮结派、称兄道弟、搞“山头主义”那一套的“私人”聚餐活动,也应明确拒绝或自觉回避。 第三问:问清在哪吃,高消费豪华饭局不能去 案例1:陕西省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董军等人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问题。 陕西省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董军等人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董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时任西安市副市长张宁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受到相应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案例2:江苏省扬州市党政考察团部分成员接受超标准宴请问题。 年5月9日晚,扬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河南省开封市考察后返回扬州市,扬州市江都区委书记、扬州空港新城党工委书记蒋爱祥等人在管委会食堂超标准宴请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民阳一行,花费公款合计元。经江苏省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纪委批准,给予朱民阳党内警告处分;扬州市纪委给予蒋爱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明确:工作餐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对于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而言,不得出入私人“会所”,更不得在私人“会所”、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或参与他人安排的吃请。 一般而言,“会所”环境优雅,装修奢华,菜肴精致,私密性强,领导干部往往好辨别、容易判断,对此类场所警惕性也比较高,中央明令禁止后,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但随着查纠“四风”问题不断深入,各地吃喝歪风得到有效遏制,大张旗鼓、明目张胆的不敢了,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却登场了,一些貌似平常的地方,往往藏着“温柔的陷阱”。吃喝穿上了“隐身衣”、躲入了“青纱帐”,“不进会所进社区”,“不进酒楼进食堂”。一些地方美其名曰“农家乐”,但其奢华程度不亚于会所;有的单位食堂装修布局与高档饭店酒楼无异,可以提供超规格、高标准接待等。上述案例中江苏省扬州市党政考察团部分成员接受超标准宴请就是发生在管委会食堂。 “泾溪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说的就是这个理。领导干部对于这样一些地方更要多个心眼,多留点心,在类似“豪华食堂”、“超标准农家乐”安排的私人饭局,也应明确拒绝或自觉回避。单位食堂应用于本单位正常公务接待,不得用于接待本单位干部职工的私客,也不能出借给外单位人员接待私客。 得了白癜风该怎么治疗白癜风注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fz/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潋江要闻潋江镇召开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下一篇文章: 要闻江苏下月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