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餐饮店的饭桌上,密封的消毒餐具随处可见。不少食客对于这种消毒餐具很放心。那么消毒餐具的卫生状况到底如何呢?近日,市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监督抽检情况。全市抽查了37家,仅仪征市马集镇净之源餐具消毒服务部的抽检产品不合格。扬州晚报提醒市民,如果在餐厅看见此类不合格的消毒餐具,可拒绝使用。

全市抽查消毒餐具合格率97% 37家单位一家筷子不合格

  前段时间,市卫计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监督抽检工作。“本次采用随机采样的方式对37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监督抽检。”市卫生监督所监督二科科长黄旭光介绍,此次检查的单位有宝应3家、高邮6家、广陵7家、江都10家、邗江5家、仪征5家、开发区1家,每家抽样10套,一共套消毒餐饮具。“抽样后,我们委托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

  据悉,市疾控中心依据相关标准,对套餐具进行了游离性余氯、烷基(苯)磺酸钠、大肠菌群三个项目检测,结果显示一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产品不合格,合格率97%。抽检报告显示,“仪征市马集镇净之源餐具消毒服务部”被抽检的筷子不合格,烷基(苯)磺酸钠超标。

  那么,烷基(苯)磺酸钠超标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黄旭光解释:“烷基(苯)磺酸钠超标,是表示洗洁剂残留超标,长期使用此类超标的筷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此外,如果检测中出现游离性余氯超标,表示含氯消毒剂残留超标。因为余氯易与水中有机酸反应,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生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如果用含氯洗消剂消毒的食具没有用洁净水清洗干净,余氯含量超标,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而大肠菌群超标,则表示餐具不洁,有可能引起腹泻、肠胃感染等不适。

新规执法力度更严 罚款金额提到最高5万元

  对于抽检不合格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会有哪些处罚呢?记者获悉,去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工作规范》。新规范跟以前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执法力度的提高。

  黄旭光表示,根据以前的工作规范,对抽检不合格单位,卫生部门可处以最高元的罚款。但今年开始,违反规范将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给予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从罚款力度就可看出,对违规单位执法更严。”

  监督人员介绍,除了卫生条件,工作规范对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面积也有一定要求。例如,生产场所(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小于平方米,不包括更衣室、仓库等附属用房面积;生产车间净高不低于3米。扬州晚报记者王诗韵

延伸阅读:

如何辨别合格 一次性餐饮具?

  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消毒后的餐具、饮具,在独立包装上会标注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消毒日期以及使用期限等内容。消费者拆开包装后,可以查看餐饮具表面是否光洁、无油浸、无水渍、无异味、无不溶物附着。

  另外,不少市民外出吃饭,习惯用开水烫碗,以为这样能杀菌消毒。而据医生介绍,因温度和时间不足,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细菌。要达到效果,煮沸、流通蒸汽或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等都是可选的方法。若采用煮沸,一定要多煮一会儿,用红外线消毒碗柜一般要维持15-30分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fz/1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