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扬州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获得批复即将出炉,这是扬州确立旅游业为永久性基本产业后的第一个旅游业专项规划。

“十三五”我市旅游什么样?

市民能去哪里游玩?

能获得什么样的旅游体验?

记者对规划进行了梳理

现状

全市已有35家A级景区

“十二五”期间,扬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定位为扬州永久性基本产业,牢固确立“城市即旅游”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化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旅游为突破,不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提升城市旅游知名度,积极构建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把扬州打造成为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并重的国内首选、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据悉,年扬州旅游接待总人数.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亿元、旅游增加值占比达到7.3%,同年相比,分别增长86.16%、95.24%、23.73%。截止到年底,全市共有A级景区35家,其中5A级1家,4A级8家,比年增加了9家,年接待量超过万人次的景区5家;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市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30家、省自驾游基地4家。

目标

年全市旅游收入超0亿

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到“十三五”期末,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其中年达到7.5%。

截至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超万人次,旅游收入超0亿元。以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导入全域旅游理念,通过标准化休闲设施、个性化休闲服务的引入,在街巷风貌、基础设施、商业业态上系统营造出“中国国际运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休闲度假旅游氛围。

按照着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要求,以争创一批高含金量的旅游品牌为抓手,积极塑造“扬州—最中国”这一品牌形象。“十三五”期间,每个县(市)区和功能区建成1个以上在长三角区域主题特色明显、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的重大引擎型旅游项目。

格局

构建“一城一路一河四大组团”

“十三五”期间,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东水西山一路连,南江北湖一河牵”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扬州市旅游空间布局,重点推动构建“一城一路一河四大组团”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城是最中国·扬州主城区。主要依托主城区的文脉底蕴、精粹园林及精致生活特质,重点打造和提升古城片区及蜀冈-瘦西湖片区。

一路是韵味文昌人文景观大道。提升文昌路城区段古城风貌和文化内涵,东路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开发建设滨水休闲旅游项目,西路依托良好的地质、生态条件,突出以自然观光、养生养老、康体运动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

一河是世界遗产运河景观带。紧抓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历史机遇,充分挖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开发运河水上旅游产品,建设运河主题精品酒店及民居客栈群,加强沿线景观打造,完善沿河慢行系统及休憩服务设施建设,续写古老运河的新辉煌。

四大组团是绿韵·水乡生态游憩组团;怡养·河岛养生度假组团;乐活·活力运动康健组团;江风·滨江时尚休闲组团。依托资源分布及特色,以生态游憩、养生度假、运动健康、时尚休闲为主导功能和特色划分四大组团,覆盖扬州全域,重点引爆县(市)旅游发展。

六大功能区涵盖休闲、生态游

按照全域化旅游发展理念,在“一城一路一河四大组团”的基础上,划分精华·扬州精粹休闲旅游区、绿韵·湿地生态旅游区、水漾·水乡风情体验区、怡养·河岛养生度假区、江风·滨江时尚休闲区、乐活·活力运动康健区六大功能区。

精华·扬州精粹休闲旅游区。重点依托扬州主城区的文脉底蕴、精粹园林及与生俱来的精致生活特质,提升完善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双东历史文化街区等为代表的最中国·精粹园林、最中国·精致街区,将其打造成“扬州—最中国”的形象窗口,成为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核心支撑。

绿韵·湿地生态旅游区。重点依托独具“水”、“绿”、“野”、“趣”特质的宝应湖与射阳湖资源,以水乡湿地、自然氧吧为卖点,将其打造成集湿地观光、科普体验、亲水游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扬州北大门旅游形象窗口,成为华东地区湿地休闲度假胜地。

水漾·水乡风情体验区。将其打造成独具水乡风情的长三角地区著名、国内知名的集苏中水乡特色、中华邮驿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水乡、运河名城。

怡养·河岛养生度假区。重点依托凤凰岛、邵伯湖资源,充分挖掘“河岛”养生功能,将其打造成集温泉疗养、商务会议、养老休闲、田园农趣等为一体的养生休闲度假区,成为苏中地区知名的养生度假胜地。

江风·滨江时尚休闲区。紧抓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重点依托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滨江商务休闲、滨江度假、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打造长三角商务旅居首选地。

乐活·活力运动康健区。以独特的地理区位、地形地质与资源特性为依托,重点依托仪征起伏的山地资源,推出康体养生、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将其定位为扬州的西大门,承接南京都市圈旅游客源的跳板,为扬州市康体休闲的重点地区,以及带动宁镇扬旅游带发展的重要节点。

特色

打造扬州地域特色个性乡村游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立足扬州地域特色,彰显扬州乡村旅游个性,重点抓好乡村旅游产品的提挡升级,形成乡村美食、乡村民俗、乡村休闲、乡村观光、农事体验、康体养生等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并进一步拓展新产品,发展新业态,大力推广邮轮游、自驾游、婚庆、露营、采摘等游客自主性强、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乡村旅游产品。

构建扬州旅游“三边”模式,打造“城边、水边、路边”三边观光带,带动生态观光农业游发展。构建扬州旅游“三农”模式,以“农家乐、农庄、农业园”为核心,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围绕“一县(市)一品/韵”的错位发展思路,挖掘各县(市)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县(市)域旅游,致力于打造康体圣地——仪征、养生天堂——江都、东方邮都/文化水乡——高邮、湿地氧吧——宝应、江畔尚都——邗江,打响各县(市)域旅游品牌,提高各县(市)旅游知名度。

吃:到年培育出30个具有扬州特色的旅游餐饮著名商标或知名品牌(名店、名厨、名宴、名肴、名点等),增加餐位数7万个。住:到年,新增主题度假酒店30家,引进国际知名酒店品牌5家,培育本地知名酒店品牌2—3家;主要酒店住宿两晚以上的游客比例从目前占过夜游客总量的30%提高到50%。

“十三五”大旅游格局

“一城一路一河四大组团”

一城:最中国·扬州主城区。重点打造和提升古城片区及蜀冈-瘦西湖片区。一路:韵味文昌人文景观大道。提升文昌路城区段古城风貌和文化内涵。一河:世界遗产运河景观带。开发运河水上旅游产品,建设运河主题精品酒店及民居客栈群,加强沿线景观打造。四大组团:绿韵·水乡生态游憩组团;怡养·河岛养生度假组团;乐活·活力运动康健组团;江风·滨江时尚休闲组团。

六大功能区

精华·扬州精粹休闲旅游区: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双东历史文化街区等,打造“扬州—最中国”的形象窗口。绿韵·湿地生态旅游区:依托宝应湖与射阳湖资源,打造华东地区湿地休闲度假胜地。水漾·水乡风情体验区:集苏中水乡特色、中华邮驿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水乡、运河名城。怡养·河岛养生度假区:依托凤凰岛、邵伯湖资源,打造苏中地区知名的养生度假胜地。江风·滨江时尚休闲区:依托长江岸线资源,打造长三角商务旅居首选地。乐活·活力运动康健区:依托仪征起伏的山地资源,推出康体养生、体育休闲旅游项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fz/1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