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陕西人怎么这么胆大!敢向我拍桌子!敢向委员长大不敬!」

说这话的是宋子文。他是向陕西蒲城人杨虎城「吐槽」这句话的。

宋子文接连感慨三句之后,点出「谜底」——如此胆大者,「天下大概只有陕西李协一人了。」

李协,正是杨虎城同乡,也是陕西蒲城人的李仪祉先生。

宋子文何出此言?这要从李仪祉先生与导淮工程说起。

宋子文(中)与杨虎城(左)

李仪祉先生

李仪祉与导淮工程(上篇)

淮河原本是一条直接入海的河流,温良驯顺很少发生水患。十二世纪以前,淮河流域景色秀丽,古迹遍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曾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谣。

但好景不长,噩梦突来。公元年,暴戾黄河在河南原阳县决口,特大洪水通过泗水侵入淮河,“诱使良善为恶”,从此淮河变成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

尤其是历史上黄河第六次大改道,将黄河洪水强行灌入淮河,黄水所到之处泛滥成灾,漫卷携带来的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干流和许多支流,造成了淮河下游的河床越淤越高,尾闾不畅,入海出路被阻塞,瞬间肥田沃地恶变成水乡泽国。

黄河入淮的古道,因此成为一条高出平地2至4米的沙岗,致使淮河也像暴虐的黄河一样变成地上河。其河水已经无法进入下游河道,四处游走,浪迹八方,泛滥严重,平地变成泽国,洼地成为大湖,洪泽湖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有的支流下游河段被淤塞成长条形的湖泊,因此淮河部分坚守本分而无奈改道从洪泽湖向南,被迫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然而,这条支流并不畅通,“难以从良”,洪水一来,就在中下游的低洼之处到处漫溢,从而使水灾日渐增多。~年的15年间就有4次特大水灾为祸。淮河流域两亿多亩农田经常受灾的就有1.3亿亩之多,而且每次洪水肆虐,几十个县、市和上千个镇乡顷刻就沦为汪洋泽土,受灾人口动辄逾越千万,致使淮河流域人民真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淮河水域

李仪祉协助张謇创建「河海」

年,身负历史使命、留德学成回国的李仪祉先生,深感水利事业在中国实施的重要,当听说张謇先生为了中国的水利事业准备在南京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时,就专程拜会了张謇先生。

张謇先生

张謇(-),字季直,江苏南通海门人,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也是唯一一位状元出身的“实业救国”先驱,同时也是一位水利专家。

张謇先生非常欣赏李仪祉先生主张从根本上治理河患,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灌溉、航运的远见卓识,也仰慕其博学专才。张謇先生素以“实业强国、教育救国”思想著称,与李仪祉先生“科技兴国、治水救国”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张謇先生盛邀李仪祉先生协助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今河海大学)。

民国时期的河海大学周报

李仪祉先生在出国留学前就知晓张謇先生对中国水利事业有着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尤其是这位状元公奔走“导淮”也被两淮人民广为传颂。

北洋政府时期,张謇先生就曾发表过《导淮计划宣告书》及《治淮规划概要》,他所提出的有关水利事业的真知烁见也展现出杰出的治水智慧。而李仪祉先生,也已将“导淮”事业视为己任,因此当下痛快地接受了邀请,鼎力协助张謇先生创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并担任教务长及教授之职。

河海大学

李仪祉先生刚到河海任职任教时,除了大量繁杂忙碌的建校事务工作和教学外,他也立即投身到治黄、导淮的研究中去。李仪祉先生的潜心研究绝非仅限于理论闭门造车,而是理论联系实际。他多次带领学生到淮河中下游考察,实地参加治水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近代西方水利科学的同时,也了解中国黄河、海河、淮河的历史和现实灾害。

张謇先生在北洋政府担任高官(年,张謇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农商部部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但凡张謇先生来到南京,李仪祉先生总要和张謇先生彻夜深入探讨治理淮河方略。

张、李二位先生在治水见解上颇为投机,李仪祉先生格外振奋,深感遇到难得知音,所以,他在河海一直待了七年之久。

导淮委员长蒋介石总工程师李仪祉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导淮作为“培国本,纾民困,裕民生”、“刻不容缓的政治问题”。年7月1日,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在南京成立。7月7日,国民政府任命李仪祉为导淮委员会委员、总工程师。导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宣誓就职演说词中说:“淮河人民在八千万以上,如导淮成功,则民生问题可以解决。”

导淮委员会成立后,迫在眉睫的是首先要开展对淮河中下游各河道、湖区及流域的查勘,摸清各河道湖泊及水利工程等情况,为淮河洪水实施江、海分疏选择路线,为制定导淮工程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年7月20日,在李仪祉先生的提议下成立了工务处,下设办公室、设计组、测绘组;8月20日,又成立总工程师办公室。

成立“总办”的第二天,李仪祉先生就亲自率领工务处勘查队,前往苏北调查。参加勘查队的人员,几乎都是当时水利届的精英:副总工程师须恺、测绘主任工程师刘梦锡、设计主任工程师许心武、技正工程师汪胡祯、汪干夫,另外有随队医师张之棠、事务员罗忠懋等先生。

为了保护勘察人员安全及工作顺利进行,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派副官胡镇同行,以便和沿途地方驻军沟通,借助军方力量确保勘察人员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李仪祉先生率领勘查队,历时月余,深入江苏、山东、安徽三省淮河干支流上查勘江、淮、运、沂、沭、汶、泗及黄河各处,每天早出晚归,风雨兼程,使用的交通工具都是极为简陋的车船。

苏北航运复杂,有些河道根本连小汽轮都无法通行,每遇此种情形,勘查队只能乘坐木帆船前往目的地;在山东查勘时,有很多地方道路狭窄崎岖,勘察队人员只能奔走在乡间的高低不平崎岖山路上。最艰难的是一遇下雨,独轮车都无法前行,勘察队员只能深一脚浅一步地走在泥泞的土路上,稍不留意摔倒,立刻就成了一个泥人,不难想象,那样的查勘,每个人都需要付出怎么样的代价。

媒体追踪报道李仪祉导淮查勘

对李仪祉先生率队的艰苦考察历程,当时新闻界《民国日报》、《申报》、《时事新报》先后发表多篇导淮查勘专访。《中央日报》、《大公报》特派记者随勘查队跟踪采访,对勘查队每天行程和考察内容择机作详细报道。

民国时期的大公报

现从民国十八年9月15日《大公报》发表的“导淮工务勘查日记”中摘录两天行程日记,即可看出李仪祉率队查勘付出的艰辛和深入细致的工作态度:

「8月23日,晴,晨四时开船,六时半抵江都,停泊福运门外,入城赴江北运河工程处,晤晋处长及工程科长张树源,详谈淮运关系、下河水利及归江十坝情形。

运河及运东农田灌溉,均恃淮水接济,民十以后,频年干旱,上游来水有限,运河立呈枯涸现象,高邮、淮阴之间,航行濡滞,甚感不便,其由里运东堤各闸洞,旁泄之水量既无多,复大半均为近河农民所截取,不得尽量东趋,滨海各县,既苦旱患,兼之海潮内侵,卤质停留,难施耕种,本年虽曾开堵山坝,迎纳汇流,但水量甚微,仍不足以济运河之需要,旱年之情形,大致如此。

张科长意见,甚望早开张福河,以裕里运河上游水量,即以济运东农民急需也。旋由该处赠给运河图多种,以供途次参考之用。

午餐后尽欢而散,船自江都开行,已午后二时半,行经沙河坝及湾头老坝,四时至壁虎坝,是为归江十坝中之最大者,登岸步行至新河坝,过新河行在陇陌间,以达凤凰坝,再北行经太平河口,旧有西湾坝,从西湾坝上游之岔口至金湾河,北行至通扬运河,河口旧有双孔闸,名六闸,今已圯坏,仅存石础而已。

自邵伯至仙女镇之轮船,皆别循岔口出入,而其对岸即为邵伯湖水入运之口,以湖中水浅,致水草丛生,远望之几如平地,而在水大期间,则汪洋浩瀚,波涛万顷,七时抵邵伯,初泊镇南,两岸壁立,高出水面二丈许,河面复狭隘,如居山谷,暑热不可耐,改泊镇北清旷之地,气候随觉凉爽,是夜邵伯驻军在岸上站岗守卫。」

「8月25日,晨五时鼓轮北行,六时半抵黄浦,看黄浦闸,大小略同子婴闸,上游石块已被冲去二、三尺,而成深潭,宜加修筑,闸的上游有涵洞一座,结构甚好。七时到双闸,复至对岸堤上视察,近堤均农田,甚繁荣,惟涵洞小灌溉水不足,将来导淮成功以后,在运河西堤多建闸洞,引流灌溉,一如东堤之制,则农民受益不少。此地西去湖边十余里,南去湖边20余里,滨湖均筑有土堤以障湖泛。

据农人言,民十大水,堤圩溃败,湖水内浸,上距运河堤顶仅余二、三尺,居民皆移居堤顶上。所以,此地水旱之灾不可避免,若在淮河导治以后,非独此处可以免灾,即宝应、高邮湖滨被水之区,均可化为良田。七时三刻至大迳河,视察大迳河闸及涵洞工程均完好。自此以上,经平桥达淮城所历运河东堤涵洞凡十,西堤涵洞只三处而已,午后一时抵淮阴。」

李仪祉治淮思想

「害当先去其重,利应先兴其大」

实地详实勘测之后,李仪祉先生认为:“治淮之道宜江海分疏,首以防洪灾,便航运,裕农利为三大目的。然而淮河流域面积逾27万平方公里,被灾有轻重之别,施工期应分先后。按世界治水之策,恒以下游为入手之基。推究淮河水量频率,洪泽湖蓄水拦洪之量与航运、灌溉之需、既减除山东洪水之策,如初步施工计划之标淮”。

如果计划订得标准过高,工程过细,则“非短期间所能竣事,其工费需数千万元,也非短期所能筹集。权衡利害,害当先去其重,利应先兴其大,惟有先治入江之道列为第一期工程,从下游着手以畅排洪之尾闾,庶下游免泛滥之灾,上游也减壅遏漫溢之患。对于防洪、航运、灌溉三者并重,而於全淮流域也皆统筹兼顾。

“五年工程完成而后,江北可永无水灾旱荒,航运阻塞之虞、苏、皖、鲁、豫田地免水患者约可四千万亩,……鲁南、江北受灌溉利益者约万亩,……河湖增垦之地可得万亩。

“等到第一期工程收到效益之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期淮河中上游治理工程”,总之“导淮之事,便要防止淮水泛滥为灾,同时定要顾及农田灌溉及运河航道之利”。

这就充分体现出李仪祉的淮河综合治导思想。

按照李仪祉先生编制导淮规划的指导思想,工务处和总工办公室的须恺、汪胡桢、肖开瀛、陈和甫、雷洪基、林平一、祝家栋、蔡作翔等连同李仪祉以及“导委”顾问方修斯十多位先生积极投入到导淮计划的编制工作。

经过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大半年时间,年5月底,一部在淮河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治淮方略——《导淮工程计划》终于诞生了。

民国导淮工程计划书

李仪祉先生没有想到,千辛万苦的计划迟迟得不到实施。这才有了前文所说的宋子文“怒言”。到底发生了什么“胆大”之事,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部分老照片来自李家老相册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緬懷一代先賢

傳頌精神風範

足為世範李儀祉

公众平台往期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收看

↓↓↓

儀祉風範

中国近代水利事业奠基人李仪祉

你知道吗,这位老陕创了十个第一

活龙王曾想这样驯服黄河

这位部级官员为何三次提出辞呈

陕西人怎么这么胆大!

见识了吧!这就叫陕西冷娃!

一场几欲让陕西人亡种的“大饥荒”

催生了一条叫做“泾惠渠”的水利惠民工程

开闸放水了,有人却用它来种植鸦片!

他在弥留之际最后写下了什么字

西北大学、西北农大、河海大学……

你知道这些高校,

不一定知道这位老先生和它们的渊源

这位老师同学眼中的「圣人」

原来是个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老先生

李仪祉先生的抗战

一个生命的最后八个月

他是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为何没有得到学位

辛亥先賢

张子宜先生

陕西“李嘉诚”

为何被喊作“文明大叫花子”

于右任先生

他“爱自由如发妻”被追杀

是谁救了他

马彦翀先生

他与蒲城李家交往的故事

张自忠将军蒙冤,他敢向蒋介石当面申辩

赵寿山将军

他反对修建三门峡水库

对周恩来说,我们陕西人就不爱吃鱼!

张季鸾先生

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世上再无张季鸾

田伯荫先生

他的老家在白鹿原

他的学生当了省长

井勿幕先生

井岳秀将军

井氏双雄与李家四杰的百年情谊

女杰卢慧卿

她曾被逼良为娼,她幸遇意中人

她是鲜为人知的女杰卢慧卿

郭希仁先生

听说过吗,陕西有位「郭丞相」

杨虎城将军

他当面怒骂某些人「王八蛋」

将军只说了一句「先生脾气真大」

张廷赞先生

中国人自制轮船试航黄河

他是第一人

李桐轩先生

西安起义了

是他,去给大都督通风报信

高又明先生

西北军火第一人

西北工商文化界的「范蠡」

一生「三不朽」传奇高又明

高又明与井勿幕

郝鹏程先生

杨虎城将军称这员猛将为「六哥」

张赞元先生

他是张季鸾的至友、井氏兄弟的高参

他撰写的「祭陵文」激荡人心

张凤翙先生

西安城墙上至今还刻着他题的匾

陕西人说他绝对是个「咥大活」的

焦子静先生

他是陕西「招讨使」,被誉为「及时雨」

他开办的书店是陕西文化中枢

我的祖父焦子静

成柏仁先生

报人成柏仁

「写到思潮激荡的时刻,

手和笔不住颤抖,文章一气呵成」

李元鼎先生

身为审计部长,没有一点官僚习气

却是一派陕西人特有的古朴傲岸的作风

窦荫三先生

大树倒下才量得最准

蒲城李家

蒲城李家

一代水利大师的精神根基

李仲特先生

数学家李异才

李桐轩先生

平民教育家李桐轩

秦腔剧作家

李约祉先生

黄土高原品性的人,黄土高原情绪的戏

水利专家

李知祉先生

失聪自学成才之楷模

悼念隼叔

李赋宁追忆李知祉

解剖学、钉螺研究专家

李赋京先生

他是医学博士

与朱德是留德同学

他发现的钉螺新种

国际学界以他的姓氏命名

怀念大哥李赋京

李赋宁回忆李赋京

辛亥研究

谁抢在诛杀令到达之前

救了于右任先生

胡景翼遗嘱的另一个版本

易俗社名匾「古调独弹」

哪一幅才是鲁迅先生真迹?

研究马彦翀先生

应需厘清的若干问题

彭仲翔之死与杨叔吉之冤(上)

彭仲翔之死与杨叔吉之冤(下)

動態新聞

清明∣春风沐浴泾惠岸缅怀仪祉民万千

悼念陈忠实白鹿原上最好的先生

张季鸾纪念馆在榆林建成开馆

《马彦翀先生纪念文集》出版

目錄

↓↓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dushizx.com/jdxw/6080.html